“真实”的追求

2023-08-06 5012 齐晓敬 澳门日报

 春夏之间澳门艺文界热话无疑是由孔庆辉执导的电影《海鸥来过的房间》,该片除了在外地参展及获得奖项外,更多的讨论在它呈现了“真实的澳门”。由于电影涉及剧场排练及演出的内容,而且部分场面在已消失的旧法院黑盒剧场中拍摄,不少本地剧场人都对此感受深刻,且以大爱居多,不少人进场一看再看。

 这部电影以作家、演员、创作为题材,还一再披露小说家自觉在作品中未能捕捉“真实”的困境,然而“真实”在艺文作品中是否一个终极的追求?还是创作人希望透过“真实”来讨论另一些更重要的议题?

 这些都让我想到剧场界近十年来,一些新兴的表现形式,例如参与式剧场、教育剧场及纪录剧场等,致力寻找一种逼近“真实世界”的创、观、演方式,而纪录剧场更是当中的表表者。

 五、六年前,华文剧场界曾掀起一阵“纪录剧场”的热潮,不管内地、港台都有不同演出标明为“纪录剧场”式的创作。二○一六年,澳门剧场搏剧场节邀请了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来澳演出《红》,揭开了澳门纪录剧场创作的序幕。之后,零距离合作社、滚动傀儡另类剧场、梳打埠实验工场、小城实验剧团、石头公社等相继发表了不同主题和美学实践的纪录剧场演出。事实上,“纪录剧场”是个引进词彙,在西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创作团队都会因应自己的处境及取态,发展出不同的工作方式与演出形态。简单讲,它主要强调的是剧作内容直接採用真实的素材,例如新闻报道、历史档案及人物访谈,这些真实素材不会进行改写,直接在观众面前述说。当然“不改写”不代表不进行编辑,不同的“真实素材”在创作团队的筛选与编排下,观众接收的已不可能是素材的原貌,而是创作团队透过这些素材所展开的观点或论述空间。(真实与虚构 · 一)

 踱 迢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1151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