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园丁)怀念杨德昌

2022-11-25 2608 林莹 澳门日报

 十一月六日是导演杨德昌的七十五岁诞辰,我作为非电影科班出身的观众,在此怀念他。

 了解杨德昌,最早源自我十五岁时,偶然在豆瓣看到网络友邻发布的图片。未细看前,我大略知道那是墓碑,墓碑上摆放着两簇好看的花。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点开了图片,看清了墓碑上雕的英文金字:“Edward T. Yang, 1947-2007”。上网一查,方知友邻在纪念导演杨德昌。

 杨德昌在世近六十年,拍了八部半电影。提起他,家中的长辈会立即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该电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红极一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不过,《牯》并不是我的入门片,我看的是他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一一》。

 那一天,我搜索完“Edward T. Yang”,就在网页看见了一张红色与黑色为主调的海报:身着西装的小男孩,面朝红幕布,后脑勺对着镜头,画面简洁地写着“YIYI”(一一)。出于个人偏好,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这部电影,后来,它变成我隔段时间就会重温的华语电影,塑造了我早期的审美意识。也许是缘份,电影上映的年份,恰好在我出生之年。

 对看不惯文艺片的人而言,一百七十三分钟的《一一》略显冗长,平实的剧情,亦不同于大众所熟悉的荷里活式电影叙事手法,在接连不断的转折中迎来高潮。反之,导演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普通中产家庭在台北的都市日常,与观众分享了他的生命观,跨时空探讨了出世与入世,无常与喜悲。而关于片名的解释,杨德昌认为“一”代表了最初,生命无论行到何处,我们都站在开始的位置上,没有终点。

 至此,我想起了他的墓誌铭:“Dreams of love and hope shall never die”(爱与希望的梦永不消逝)。杨德昌在离开人世后,依旧向我们传递着他的精神力量,如“一”般生生不息。

 司徒子榆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xiaoyuan/99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