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癡话藏玉

2022-11-13 1539 周尚文 澳门日报

 人们总爱说玉遇有缘人,我初时只一笑置之;到现在,我已万分相信我与玉是有缘的。

 玉的温润细腻、通透可人、柔韧可琢都是令它成为中国人的珠宝首选的特质;玉的温润以泽、角思理自外、其声舒扬、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的内蕴,则令它成为“比德于玉”的君子之方。于物理上于精神中,中国人与玉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天生的亲和,可远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史前文明之中。

 或许是源于先民对大自然万物的追寻探究、或许是源自于先民对未知宇宙的无尽思索,自远古而来的玉石之作,总给我以另一个维度的震撼,尤其是高古玉。

 人们喜欢将古玉收藏分为三大类别: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高古玉指涉自石器时代至汉代为止的玉器,这悠悠数千年间的美石美玉美器,成为中国人与宇宙星辰、与自然万物沟通连繫的信使,是神明的使者、是精神的徵验。隋唐至宋明的中古时代,中国人一步一步深入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美玉成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徵物、成为奢华生活的一部分。到了近古时代,各地美玉大量进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中,成为市井货殖的组成部分、成为普通人装点生活的一部分。

 从喜欢玉的美丽开始,我慢慢爱上了古玉,继而进入收藏高古玉的行列。在这为数不多的人群中,女性的身影是鲜见的,故而,我会说,我是有缘人。

 收藏意味着甚么?如果以世俗的成功标準来衡量“成功”收藏,只需整合一些资源即可达致:借助专业人士的眼光,加上大量金钱的投入,通过拍卖会或广建购藏管道,短期内便可以在某一个专题领域获得数量可观的藏品。但我眼中的收藏并非如此,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收藏,它无关金钱、无关藏品是否属于所谓标準的精品。王世襄在《锦灰堆集》一书里,提到他在一九六九年被流放到农村“改造思想”的艰难岁月里,“用灶余竹根、霜后枯草製成(一把扫帚),盖藉以自况”并寄赠妻子,意在鼓励她紧记“自珍”的约定,以“敝帚自珍”的精神、以强大的内心力量,一起度过艰难的岁月和难关。很多收藏故事和藏品,因为加入了个人经历和故事,令藏品与人或事产生了联繫、赋予了人性的温度,从而有了珍藏的价值。

 自去年开始,我便与数位相交有年的古玉收藏爱好者生起了以藏品分享收藏感悟、得失乐趣的心念,举办了古玉鹿专题展。今年延续这份心思,在塔石体育馆的秋季书展中,以生肖虎为专题举办古玉展;并于今日下午二至三时的书展讲座系列中,以“金虎玉寅岁月长”为题,和大家分享藏玉的乐趣。

 李文娟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98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