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匿于美女床底
2022-08-17 2096 德莱塞 澳门日报
李师师本是人名,不过清人竟以“师师”两字与妓女同义。吴伟业《无题》诗之三:“错认微之共牧之,误他举举与师师。”其实师师并非姓李,她原是汴京染局匠王寅的女儿,自出娘胎其母便去世,父亲以豆浆养活她。王寅不想女儿受苦,让她捨身宝光寺,她哭啼不止,到了寺门,有僧抚摸其头而止哭,王寅认为女儿确实与佛有缘,随即为她取了“师师”两字为名,因为沙门弟子俚俗多称为“师”。如“师姑”、“法师”之类,师师四岁又丧父,隶籍娼产的李姥收养了她,而改姓李,跟着入了勾栏娼籍。关于李师师的身世大致如此。
容貌与才智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亦颇大,李师师正是一位色艺绝伦的女子。话说宋徽宗虽为帝王,却不是帝才,论诗书乐韵称得上是文才。其近臣王甫、蔡攸怂恿他微服出行,换一下宫廷口味,带他到勾栏酒肆,不去则已,一去竟沉迷于李师师。不过李师师早已与词坛才子周邦彦相恋,这时周邦彦已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头,李师师爱其才华,上演一幕古版“杨翁配”。周邦彦写了两阕《玉团儿》讚之。词云:“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另一首云:“妍姿艳态腰如束。笑无限、桃粗杏俗。玉体横陈,云鬟斜坠,春睡还熟。 夕阳斗转阑干曲。乍醉起、余霞衬肉。搦粉搓酥,剪云裁雾,比并不足。”
无巧不成书,据张端义《贵耳录》谓:“道君(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
像这种狼狈情景,常见于电影戏剧,躲于衣柜内者有之,匿在床底者有之,有趣的是躲匿者有时不只一人,先后钻入床底的正如伦文叙的《百鸟归巢》句:“一只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可是周邦彦于床底出来能以词述况,调曰《少年游》,颇为精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冬春轩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