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少子化

2022-03-18 4070 张宏杰 澳门日报

 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影响着他日后对家庭建立的思考,我对此深信不疑。在我年幼时,曾和不同的家人同住,小时候分别和姨妈、姑姐在乡下生活,后来到了澳门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段日子后,父亲回来了,三人在一起几年后,母亲就过世了,家庭变回了我和父亲二人。记忆中,无论是生活在二人还是三人家庭里,经济环境都算不上富裕,但至少是不愁衣食,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也简单快乐。

 人生总会遇上很多不确定答案的选择题,而且拥有幸福并非是必然的。到我长大后,与太太组建家庭时,都不太确定三人家庭是否比较幸福,因此一直享受过着二人世界的生活。虽偶尔会为各种小事吵闹,但日子总算过得安然无恙,并相信可相爱终老。结婚一段日子后,我们当然有想过建立三人家庭,并经常将“我们的儿子(或女儿)将来要怎样”挂在嘴上来开玩笑,至于迟迟未有组织和行动,归根究底还是无法确定以三人(或多人)家庭作为幸福标準的楷模,甚至担心一旦改变家庭结构,有可能破坏原来二人美好世界的平静、舒适和安逸。

 我真诚写下自己的故事,只是对社会上出现“少子化”的现象有感而发。过去在传统思想及“一孩政策”倡导下,我们上一代组建家庭时,生儿育女被赋予为“传宗接代”的责任,不少人为“尽责”走歪了路,吃了不同程度的亏。如今中国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生育率却创新低,我们这一代的生育问题,已成为解决未来劳动人口的重大国策。希望日后在应对年轻人生育意愿低、实施“催生”政策时,切忌用力过猛;团体专家不要因政绩而导引一面倒的舆论,尊重人类自由意志的选择。

 小澳胞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804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