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信”的年代

2022-02-22 4594 吴主任 澳门日报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要是情书的话,该值多少钱?我不能答,并非无情之辈,只因谈情说爱已过时。不过友情还是有的,从前不时都有书信往还,自从有了手机之后,大概人也懒了,很少执笔,现今世界,普遍形成“寡信”现象。“寡信”两字往往与“轻诺”相连,不过上面说的家书或情信,俱是互通音候的书面语言,与违诺背信无关。

 从前在校读书,有一科是尺牍。也即是书信。这多半是应酬常套,教材多採许葭村的《秋水轩》、龚未斋的《雪鸿轩》。还有缪莲仙之《嘤求集》,不过后者多不取,只是课外读物而已。从前打工,要吃“自在饭”,当然是文职,文职除了能掌账目会计之外,更须懂得执笔写信,所以尺牍是重要科目。不过今天再没有珠算、尺牍这样“老套”的学科,全部“Out”了,成为“寡信”的一类。

 书信的信表过,而信还有不少涵义。照字面解是诚实不欺,俗谓之重口齿。所谓“牙齿当金使”,说得文雅是“一诺千金”。《论语 · 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曾子说的。何为忠?古代的“忠”是对事对人无不尽心尽力,实即尽责。“为人谋而不忠乎?”是答应了的事,如果忘记,甚至只是当时敷衍之辞,这就是不忠,严格来说,等同开空头支票。同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讲过的、承诺过的,就必须十足兑现,切勿误了朋友的事。历史上最守信的相信是战国时鲁国人尾生。尝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水至而不去,抱桥柱而死。

 作为政治人物更应讲信。有谓“人无信不立”。昔魏文侯同看守狩猎场的人约定时间出猎,可是到了这一天,文侯与衆人饮酒作乐,正兴高采烈,而天又下大雨。文侯要出发,左右近臣劝他不要去,可是他认为既已承诺则枪林雨弹都要去。他前往狩猎场,向对方把原计划取消,作一个交代。自此,魏国便日渐强盛,皆因一个信字。

 冬春轩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788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