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留住“一米线”

2023-01-21 4189 李晴 澳门日报

 随着新冠感染的“乙类乙管”,原先防範新冠疫情的措施逐渐退场,例如,行程码、场所码……可是,即使是作为最重要的防疫工具——健康码退场,却有一样防疫措施不能退场,那就是“一米线”安全距离。

 防疫“一米线”的由来,据说源于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爆发。当时的人们发现,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能够有效地预防流感病毒的传播。而医学研究表明,人们谈话、咳嗽时,从口鼻排出的飞沫喷溅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米。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可以有效阻断通过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于是,为了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世卫组织开始推广“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

 正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制订的防控指导意见中要求人们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疫情期间,核酸检测点、医院、餐厅、超市、银行、巴士等场所设置了“一米线”标誌,供人们排队时遵守。“一米线”就此成为疫情期间人们社交活动必须遵守的安全距离而得到广泛接受。

 实际上,“一米线”除了具有防止病毒传播的功能外,也是人们交往的心理安全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交往,在亲密关係的人之外,存在一米的心理安全距离。如果交往距离少于一米,人们的心理就会变得紧张,感觉个人隐私与安全未受尊重甚至被冒犯。故而,为尊重个人隐私及安全,不少国家的公共场所设置了“一米线”。例如,银行的“一米线”,就有防止客户敏感资讯被他人窥见的功能。

 由此可见,公共场所的“一米线”是社会文明的标誌,也是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规则。是安全线、规则线,也是文明线。能不能守护公共场所的“一米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居民的个人修养、规则意识与文明素质。

 随着疫情的消退,原本冷清的超市、餐饮店、广场、街道、巴士站等处的人流越来越稠密,疫情期间的“一米线”距离,从强制变成了自愿。但是,希望疫情翻篇后,退场的是新冠,而不是“一米线”。“一米线”从此扎根人间,永不退场,再不翻篇,使“一米线”成为人人守护的自觉行为与生活习惯,成为人间一道“文明风景线”。

 娄胜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741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