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雯集)疑即无有不破者

2024-01-17 1854 张頔 澳门日报

 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想为甚么这苹果向下掉,而不向上飞?有所怀疑,于是发现了地心吸引力;看见水烧开了,竟能推动煲盖,何解?有了这疑问,于是发明了蒸气机。一切的事物被发现而至发明,都由一个“疑”字开始。

 明人李贽写过一篇《答僧心如》的文章:“

 所言梦中作主不得,此疑甚好。学者但恨不能疑耳,疑即无有不破者。可喜!可喜!”继而写道:“昼既与夜异,梦既与觉异,生既与无生异,灭既与无灭异,则学道何为乎,如何不着忙也?愿公但时时如此着忙,疑来疑去,毕竟有日破矣。”

 文中的僧即和尚,他的法号曰心如,他做梦,做梦是不合常理的,梦中发生的事物不由自己作主,难以由做梦者自己事先设定,很可能,心如和尚对佛家所讲的理论,与自己的梦境不由自主之间的对比,提出了疑问。

 破,是佛家语,指领悟了佛家的哲理,破除了世俗的偏见。灭,同样是佛家语,对生而言,指事物最终都将经过死亡过程。结句是说:那么,从学习佛家道理目的来看,又怎能使人不着忙?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疑”字。学者但恨不能疑耳,疑即无有不破者。《易 · 乾》:“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

 马师曾演《搜书院》说:“圣人都会做错。”何况我们不是圣人。所以对任何事物,包括对某人的言行,首先抱着“疑”的态度,疑,并不是反对,没有疑就是盲从。有了疑点才能更进一步地深入探讨,这完全符合科学的做法。

 《战国策》:“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经过三人说“曾参杀人”,曾母信矣。其实曾母原先不信,其后存疑,假如继续存疑而求眞,事情便可大白矣。

 冬春轩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265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