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魔咒?心魔!
2024-01-04 4903 胡德春 澳门日报
“你今天洗车?那我明天出门带雨具。”打趣的玩笑偶尔会一语成谶。一洗车就下雨,对不少车主来说似乎是无解的魔咒,遇到唯有抱怨几句,似乎默认自己真就如此倒霉。
是魔咒?还是运气欠佳?细细想来,两者皆非也——从概率学看,一个区域的晴雨天比例,直接决定了洗车后遇雨天的基础概率,同洗车与否并无实质联繫。
既非魔咒,缘何众多车主有同样错觉?事实是,洗车后没下雨是常态,但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情形通常不会留下印象;一旦洗车后遇到下雨,糟心经历便会被大脑铭记,数次叠加后似乎成为定论。
生活中类似情景颇多。面对不如意时,不少人会发出诸如“每次都这样”、“为什么又是我”之类的抱怨,可静下来思索,事实果真如同那一瞬间的感知那么糟么?或许,一次不如意的背后有着一百次的圆满,但人们通常选择记住不美好的瞬间,最终潜移默化为魔咒束缚。
其实,从大众认知来看,上述感受是典型的“视网膜效应”。通俗来说就是大脑收集信息时的选择性,更偏向于关注能“佐证”自己认知定势的情形,并反覆联想加深印象,于是各种小概率事件都能演变成魔咒,殊不知皆心魔为之。
人之初,性本善,成长过程中三观的形成,更会受大脑收集到的信息所影响。于个体来说,他们眼见的世界便是认知里真实的世界,心态亦会因此改变。然而,人们常常会忽略,其实眼见未必为实,因为我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记得什么通常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例如,在工作中因犯错被领导教育,有人如同耳边风吹过,不做任何思考,甚至在心底衍生出“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的负面情绪,停滞不前;有人则会感激对方善意的指点,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有效避免再犯同类型的错,逐步成长。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心魔一旦出现,便会令人在不自觉中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其感知到的世界自然也会因此变色、扭曲,长此以往便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心魔影响,如何摆脱?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取下有色眼镜,客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带着微笑去面对生活,带着善意去回应世界,即使生命已经出现了裂缝,亦相信那是光即将照进来的地方。
所有改变,皆因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遇到更适合的圈子,因为你是谁便会遇见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虫不语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