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本日记

2023-12-15 1617 李芽 澳门日报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你死了。我替代了你。”法国作家安妮 · 埃尔诺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才在《另一个女孩》中感悟出的想法,与电影《年少日记》所描绘的手足情感相仿,但他们“替代”的心态却大相径庭。安妮的是“候补式”生存,而《年少日记》中的弟弟,是为了弥补对哥哥的愧疚,重读每页日记,从替代中痛苦地癒合。

 生活本已够苦,何必又自苦走进这套电影的悲恸情节?当我离开电影院,昔日的麻痹感再度呈现,从手心蔓延至全身。都说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癒童年,曾经我也写过这样的一本日记……

 充满压抑和隔阂的家庭;有一个成绩优异、在所有人眼中是个好学生的哥哥;落井下石的老师;校园充满欺凌……家里待不住,学校得不到温暖,每天的心情就正如电影中的绝望感——我只是不重要的人,没有人问我开不开心。《年少日记》中唯一真心关怀哥哥的钢琴老师被父母辞去,就这样压垮了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我终究是幸运的,在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我的救命稻草——中学老师,发现了我的文章,在电话里与我同泣,为我唱歌和祷告。后来在教会里有很多人向我抛出橄榄枝,那里的爱不会被世人压垮,最终让我重觅了自己的价值。

 一句说话,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即使我们还未学会对抗世界就已经长大了;即使我们长大后亦未必能够成为理想中的大人。但不妨的是,我们绝对有能力向他人抛岀小小的橄榄枝,世界总会因为我们释岀的一点点善意,逐渐燃亮起来。

 也许下一本日记,另一个他或她,就能改写关于爱的文字。

 韦娅岚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241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