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借力

2023-12-02 1419 李燕翔 澳门日报

 大诗人李白,骑马去兖州城北会老友,匆忙中错入荒坡野岭,身穿的翠云裘黏上了苍耳,进得门来,一边摘除苍耳,一边与老友把酒言欢。那场面,想必是有些狼狈。于是便在诗中写道:“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李白的这种经历,乡村长大的孩子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到秋野裏玩,最讨厌的就是苍耳。苍耳的果实有倒刺,一不小心就会鈎挂到棉毛衣服上,发现后摘下来扔得远远的。多年后才知道,这不过是野生植物的小伎俩。在你看来是发泄厌恶之情,无形中却帮它们将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野生植物没有手脚,却能行走四方,到处撒播种子,凭什么?借力。除了人工移植外,野生植物借力繁衍的方式至少有两大类:一是风力,二是物力。

 杨花柳絮蒲公英之类的草木,借风力传播它们的种子,落地后附着于泥土,待来年温度与湿度合适时发芽生根;更多的野生植物靠花蜜招蜂引蝶为其授粉,从而结出果实。果实中的种子,有自行炸开弹向周边的,如指甲花等豆荚类植物;有靠鸟兽吞食后将粪便排到他处的,如樱桃、桑葚等果肉类植物。后一种方式更为奇特,鸟兽吞下果肉后,种子却消化不了,排出的粪便恰好成了种子的肥料,可谓一举两得。

 你看,野生植物传宗接代的方式多奇妙啊。它们所以能不胫而走,既要靠根基开枝散叶,还要借外力传播繁衍。联繫到人生智慧,同样需要借力。一个人不论本事有多大,也不可能像神话中的盘古那样,凭一己之力开天闢地。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倘若凡事亲力亲为,面面俱到,必是焦头烂额。如果懂得借力,不仅能够降低做事难度,快速达到预期目标,还能与他人构成互动,实现共赢。

 有段时间,曾有人对“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颇不以为然。其实,自古而今的文化产品,缺乏经济助力,不要说传播开来,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倘无外力助推不可能行稳致远。大到一处景观、一座书院、一部典籍、一台好戏,小到一本册页、一首诗歌,要名动天下,哪一个环节离得开经济支持、商业赞助?

 在古代,李白远游之盘缠,饮酒之酒钱,挥毫之笔墨、纸张、银子从哪裏来?李渔建园林、印图书、演戏曲,离开资金能成吗?李渔开书舖,集编辑、出版、营销为一体;设戏班,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那时的李渔就谙熟生财之道,把“知识变现”玩得风生水起,堪称文化产业的行家裏手。

 在现代,我们在诟病广告无孔不入的同时,也应想到,电台与电视台、纸媒与融媒,没有受衆和流量支持,不拉广告,缺乏资金,如何办得下去?就连文化之外的各个行业,也都需要借助文创和传媒来扩大影响,靠融资合作拓展生存空间,个中缘由,再清楚不过了。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232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