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文字 见真章

2023-11-17 2009 张胜友 澳门日报

 伏案累了,刷抖音,上网冲浪。目涩、肩痠等症状便纾缓化解于起起伏伏的阅读波澜中。

 我冲浪,只冲体育新闻。刷抖音,则关注无人村、龙舟赛以及抖友形形色色的“假如”——假如回到三四十年前,父母年轻,长辈健在。生活虽穷,但肉有肉味,菜有菜味,人有人情味,你愿意吗?

 评论区中,答愿意者十居六七。说不的,直言“不想再过苦日子,五分钱冰棒捨不得吃”;或坦陈现时天天吃肉喝酒挺好。署名“辣椒微红”的抖友,态度决绝:愿意!父母安康,承欢膝下!不做某人妻,只做孝顺女!

 熟练运用文言句式“承欢膝下”,可见笔力不凡。一句回覆,三个感歎号,又见伊人性格直爽情感丰沛。再察内容,字里行间示露出嫁错郎,悔婚离婚无望,唯有将爱反哺双亲的忿懑。

 心理学理论认为,沉溺往事者,大多为人实在,重情重义。吟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香山、歎喟“君向潇湘我向秦”的郑守愚,都在此列。据说杜牧游湖州,情倾美少女,随即诚意满满奉上聘礼,定下(十年后)迎娶之约。十四年后,杜郎仕至湖州刺史,欲践约,奈何佳人已嫁作他人妇。感慨中才子写下《歎花》,以“绿叶成荫子满枝”喻少女结婚生子,惆怅之情跃然纸上。

 时人常以“举手投足才情万种”讚誉杜牧,杜君自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实,杜牧性情刚直,不屑逢迎,其诗如《过华清宫》,以微知着,历史感沉甸,每每予读者一种踏实感。我读杜诗,一如读陶潜、鲁迅作品,常有“心定、心神踏实”的感受。

 我不是鲁迅作品的研究者,鲁迅的书,却给了我自在踏实的感觉;我没有深入研读鲁迅生平事迹,但鲁迅其人,也给我可亲可敬的感觉。长期以来,鲁迅在我的心灵中佔据一个特殊位置。夜深人寂之际,我时常重读鲁迅作品,并因此求得灵魂的安宁自在。

 在《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中,学者王富仁用平实朴素的文字写道:“要不是有鲁迅的存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还不知道要把中国的历史描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还不知道怎样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臭的说成香的。有了鲁迅的存在,他们再想任意地涂抹历史就有些困难了。”

 这一回,收到“纪念《吶喊》出版百周年展览”活动邀请函。函中文字尽见真章——一百年前,鲁迅先生代表作《吶喊》问世,小说中的冲蕩气运和忧患之感激蕩人心,当中的批判意识与反讽精神更是彰显了新文学的底色,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誌,掀开了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新篇章。今恰逢《吶喊》出版一百周年,特邀阁下出席,畅叙高见……

 《呐喊》收录《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药》等十四篇小说,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所塑造的孔乙己、阿Q等人物形象,你我非但不陌生,甚至还很熟悉。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221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