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词的黄金时代

2023-10-05 4071 婉艺 澳门日报

 文化局新一期的“回音计划——音乐创作营”启动,回顾过去本人在创作营期间,有幸与香港着名音乐人伍乐城及张楚翘探讨粤语歌词的可能性。例如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无论旋律还是歌词,均是“小而精”,旋律及歌词结构均是多次重複以求琅琅上口,但随着听众口味的转变,加上欧美曲风的冲击,旋律及编曲複杂多变。笼统而言,歌词风格亦由七十年代的“草根市井”到八十年代的“家国情怀”,演变到九十年代“小资爱情”,到千禧年代的“偶像口水歌”,直到如今的“类欧美风”或“借题发挥”为主流形式。

 随着音乐性越加丰富及多变,粤语填词人受制于粤语的九声六调,也令创作变得步履蹒跚——欧美日及内地的流行曲倾向同一句歌词以各种变调形式呈现,但粤语歌曲难以形成近似即兴的唱法,导致时下不少歌词及说唱部分均以英语入词。近年例如Gareth.T(汤令山)、Tyson Yoshi等新晋歌手的曲风,均以英语献唱而显得自然,用粤语歌词则格格不入,甚至容易被年轻网民嫌弃“老套”。

 黄霑曾说过,粤语歌词应该要有“(新)三及第”,即是由汉语白话文、粤语、外语组合而成的歌词,例如“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狮子山下》);粤语曾经以融汇中西文化以及岭南文化而自豪,所以才会有“乖乖龙地冬”(《Para Para Sakura》)、《谢谢侬》等令听众拍案叫绝的“啜核”歌词,以粤语流行曲、电影、漫画等向外输出本地文化,让世界各地听众对粤语及港澳地区产生兴趣。

 相反近年黄伟文一句“乒铃嘭唥一齐妄想” (《MegaHit》)、“边个令你从此推翻对爱情那些宗旨”(《到底发生过甚么事》),亲自向公众解释为何不以书面语入词,更是宣告他于二○○二年所提倡的“新广东歌运动”戛然而止。回顾上一个十年,我们仍可听到有香港乐队Tonick、小尘埃及澳门乐队Sketch坚持以粤语入词,而当中词人阿简为C-Allstar填词的《差词》,更尽诉现今粤语填词人的无奈:“粤语有九声容易拗音,唱七八九要好小心。”直指近年种种对粤语歌词矫枉过正的门槛。遗憾的是,现今我们看到粤语入词,大多只见于嘻哈说唱的歌词当中,仍被主流媒介及网民批评为“数白榄”。

 粤语填词,常被形容为带着脚镣跳舞之艺术,既要平衡合音达意的技艺要求,在声调韵律的限制下,仍然不负使命“填”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但近年由于音乐曲风、听众口味,甚至意识形态的限制,让粤语歌这种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究竟是粤语文化难登大雅之堂,还是我们变得故步自封?

 梁嘉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19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