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和声艺术的啓示

2023-09-30 1921 陈舜臣 澳门日报

 项羽自小不爱学艺,唯独崇尚武功。秦末起事之初,在项梁的管束下,项羽还比较谨慎,打了几场胜仗后便自负起来,唯我独尊,目空一切,什么人都不放在眼裏,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压制,同他意见相左的人就排斥。

 韩信在楚军帐下做执戟郎,虽有机会进言,却被项羽冷落。宋义不同意攻打巨鹿,项羽就以宋义与齐国密谋反楚的罪名把他给灭了。韩生建议建都咸阳,项羽却要衣锦还乡,韩生闻言讥讽了一句,项羽就把他给斩了。范增屡次提醒项羽警惕刘邦,他却当耳旁风,反中了陈平的离间计,最终把范增给气走了。到头来,项羽兵败垓下,成了孤家寡人,仍然听不进劝告退守江东。自刎前还固执地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可惜的是,他这番嘀咕只能说给坐骑听,连个和声都没有。

 毛泽东同志曾将那些不爱听批评意见的领导干部比作西楚霸王。并反覆强调,要“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谁有理就服从谁,不管是挑大粪的也好,挖煤炭的也好,贫苦的农民也好,只要真理在他们手裏,就要服从他们”。而那些习惯于搞家长制、一言堂的领导干部,却总喜欢自己的主张一致通过,听不得也听不进批评意见,往往会把不同声音视为杂音。

 懂音律的都明白,和声是由多声部构成的。嗓音不同的歌唱家,通过重唱、合唱,可以唱出优美的声乐;音色不同的乐器,通过重奏、合奏,可以奏出优美的器乐。在白居易笔下,同是一张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你能说“嘈嘈切切错杂弹”是杂音吗?

 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曾以“要容得下尖锐批评”为题纷纷发声,认为这是“让尖锐批评不再是稀缺品”的清醒剂。正是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柏拉图的名言也顶流而出: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讚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这段话究竟是不是柏拉图说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无道理。

 古训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允许不同声音存在,才有可能听到真话,或者说,要想听到真话,必须创造敢讲真话的氛围。隋唐时期有个大臣叫裴矩。他在隋朝做官时,以阿谀奉承着称。隋炀帝在位时,他想方设法附和炀帝的要求,炀帝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进入唐朝后,裴矩却一反常态,经常发表不同主张,有时甚至当面跟唐太宗争辩。司马光就此感慨说:“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诚哉斯言!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187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