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文化差异?

2023-08-09 4957 王观胜 澳门日报

 报载,广州一家餐厅的一名五旬女顾客,因被服务员称呼两声“阿姨”而感到生气,拒绝支付账单,并要求店家赔偿二千元。店家报警处理,最终要求服务员向女顾客道歉,并为顾客打八折优惠平息事件。店主称,广东人不喜欢被人叫阿姨,来自外省的年轻服务员不懂,是因文化差异引起误会。

 不同地区有文化差异不奇怪,如较早前有电视剧讲了个故事,说是一个爷爷去美国看望儿子一家,见到孙子生病了,身为中医的爷爷为孙子刮痧治病,不料被学校发现孙子身上有血红的痕迹,爷爷于是被控虐待儿童。治病却被误会为虐待,是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例子。而上面说的女顾客,对被称呼为“阿姨”感到不悦,则是语言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不过,虽然说是外省与广东地区的习俗和文化有所差异,但也可能因为那位女顾客“小器”。因为,正如店主称,女顾客年约五十岁,而服务员只有二十多岁,称呼“阿姨”在广东地区并不含贬义。

 其实,异议较大的称呼还有“小姐”。之前就有电视剧在拍一名小姐时,画面上一闪而过的是鸡在地上觅食,暗示那位是风尘女子。近来看到内地一则新闻,记者称被採访的大约二十来岁的姑娘为“那位女士”,不称呼她“小姐”。称二十来岁的姑娘为“女士”,虽然是正式的称呼,但是至少对于笔者来说,也是怪怪的。

 “小姐”本来是尊称,但随着年代和文化的变迁,现在却变成贬义,真让人想不到。

 不过,也不是什么话语的意思都随年代而变迁。日前,笔者到一所学校毕业典礼观礼。教青局代表在典礼中的致辞,不是希望学生如何如何的说教式大道理,而是引用《易经》中的谦卦勉励学生,鼓励同学们面对新的学习阶段常怀谦逊之心。这种语言在当下环境中说出,似乎“不合时宜”,但沁人心扉,让人耳目一新。

 有人将语言上那种不同年代和地区的不同,理解归类为“语言的文化差异”。毕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如当下盛行的选举语言、政治语言;对于性别和称谓也存在差异,可能产生不同内涵和含义。如上所述;对于独特的文化概念、传统习俗或特定的人或物,不同地方可能会用特定的词语来描述。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总之,以后可能活到老,说话也要学到老。因为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现在已经很多“潮语”不会说了,不懂得理解了,虽然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但就怕将来会越学越糊涂。

 郭济修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153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