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守望相助

2023-03-28 4117 梨十一 澳门日报

 如果说,同舟共济是面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压力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从内到外的一种生存妥协,是生活、交往的一种艺术表现,那么,守望相助则是源于社会内部的自生动力,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和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说的社区精神。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共生共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是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産的核心要素。

 无论是同舟共济还是守望相助,都与中葡两个带有深厚农耕色彩的民族性格具有许多共通性、能够和睦相处直接相关。澳门虽然三面环海,被称为“海风吹来的城市”,但从本质上,是一个乡土型的社会:人际关係密切,重情理轻法律。而经济长期以垄断行业为主体,造就了许多乡绅型的社会领袖,他们长期主导了澳门的主要社团,成为维护华人为主体的社会自我管理的中心力量,并成为官民沟通的重要桥樑。而澳葡政府一向无为而治,对华人社会关注甚少,也对这种现象乐观其成,甚至有意为之。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符合澳门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移民城市,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以宗亲、乡亲和行业为轴心,结成社团,订立规矩,联络感情,促进团结,互相照应,共同发展,并且形成力量与外族、外乡和其他行业交往交涉,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当然,也有一些服务範围更广的公益社团的出现,例如成立超过四百五十多年的澳门仁慈堂以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澳门同善堂、镜湖医院慈善会、中华总商会和中华教育会等等,扶贫济困,施医施学,成为澳门社会守望相助的中流砥柱。大大小小的社团,化解了社会大大小小的矛盾和冲突,共同形成并维护着澳门和谐的社会关係、行为规範和主流价值观,也累积了澳门独特而丰厚的社会资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利益的多元化,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不停在增长,时至今日,六十八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有超过一万一千个形形色色的社团,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治理网络。这种情况,有点像当今所称的社会法团主义社会。但社团数量几何级的增长,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利益多元的体现,是社团本身的裂变,可能不利于社会利益和力量的整合以及社会共识的形成,对超稳定型社会结构造成冲击。

 吴志良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suibi/1059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