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 臭的好吃
2023-04-25 2516 李军红 澳门日报
桃花开,鳜鱼肥,正当令。
鳜鱼,既是河鲜中的天花板,也常见于大家们的笔端。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曾留下传世的墨趣。彼时他们眼中的鳜鱼,还属于饭餚中的上品,普通人鲜有口福。
初见鳜鱼时,纳闷该读“桂”还是读“厥”?
“鳜”字,笔划之多不说,读音还很绕。它是破音字,当“鳜”为鳜鱼组词时,读guì。当“鳜”为鳜鯞组词时,读jué,鳜鯞又指鲫鱼,是鳑鲏的别称。鳜鱼一般又称桂鱼、花鲫鱼。
这种鳞细口大、体侧扁的河鱼,通身带青黄的斑点,背鳍的锐刺与凸起的下巴,构成淡水食物链顶端一幅凶相。牠专食鱼虾,全程吃荤长大,肉质无比鲜腴。
难怪作家汪曾祺感歎:“鳜鱼是非常好吃的。鱼里头,最好吃的,我以为是鳜鱼……刺少,肉厚,蒜瓣肉。”他认为鳜鱼的缺点是牠吃鱼,不能放养。
老丈今天若在,可看到鳜鱼能集中规模化放养。从幼投餵小鳊鱼、小泥鳅,成年后追加饲料以补充营养。为防止水质污染还定期捞尽残饵,避免鱼病。如此富养,鲜鳞怎么会不好吃。
海鲜养殖的大兴,稀释了不少河鲜的价码。高开低走的鳜鱼,因本小利微,渐渐从上海不少高档餐馆淡出。加之清蒸鳜鱼、松鼠鳜鱼、糖醋鳜鱼等老式口味,吃多了,无新意,已提不起人们的食慾。口味不能囿于一隅,需多元,要与时俱变。
日前去了一趟合肥,馔宾必有鳜鱼,且都上的是徽菜魁首“臭鳜鱼”。邻座有掩鼻,而我过足馋瘾。尝到姓“徽”的正宗臭鳜鱼,颇有酌水知源的意味。
走出徽皖的臭鳜鱼,早已遍布天南地北。如湘臭鳜鱼、鄂臭鳜鱼、赣臭鳜鱼,连帝都饭庄的臭鳜鱼也另有一功。
不过,各地的臭鳜鱼我以为都是徽派的旁溢。相信《中国菜谱》的权威之说:“此菜相传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徽州地方传统风味。”
旧时鳜鱼长途贩运,常常鱼馁肉败,其实是食物“后熟期”的作用。蛋白质所分解出的氨基酸,能高出新鲜鳜鱼的两倍,并伴生出明显的黏液和浓臭。这一“无心插柳柳成荫”,便是臭鳜鱼独特风味的成因。
物极必反,臭极而香。
味臭达到一定境界嬗变为醇香,令人脍食,例子岂只臭鳜鱼?我国臭豆腐,外国臭乳酪,指不胜偻。
臭鳜鱼“臭”名远扬,非“嗜臭者”厚味重口,恰恰是烹饪术的一种开掘与衍变。经无数舌尖的筛汰,沉澱为一款经典名菜。
“酸甜苦辣鹹”都有现存调味料,唯独没臭的。因为臭味是食物腌腊发酵产生的气味,只能附着于特定的物体上。所幸模拟臭鳜鱼的生化原理,已被引入预製加工。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又丰富了饮食文化。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meishi/1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