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畔的饮冰室
2023-09-17 2505 李铁 澳门日报
北方早晨终究比南方来得早。五点半的天津,此刻,天空虽残留着浅浅的灰墨,朝霞尚未莽撞地撒开,但鱼肚白已堂而皇之地佔据了大半苍穹。群鸟从天而过,继而在海河上滑翔,像给远客行了个另类的敬礼。
趁暑气还没甦醒,我沿海河南岸一路小跑。河水温润平静,不紧不慢,时而撩拨蓄势待发的游艇,时而倒影悠然垂钓的市民。很难想像这一带就是城市的发源地,近千年前,此处名曰“直沽寨”,是扼守海河的军事据点,后来成了大运河枢纽,再后来更成了开埠新城。
我在金汤桥穿梭而过,到河的北岸。这儿画风跟南岸不同。如果说南岸保留中国传统建筑、古风扑面的话,那么,北岸则像十里洋场,跟黄浦江畔的上海滩可媲美。
渐渐慢下来,是那些美轮美奂的西洋建筑把我脚步黏住了。流连过沿街中西合璧的居住区后,我跑到了一处花园式别墅前。北岸遍布近现代名人故居,眼前这处又是谁的呢?这时,门口的橱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类似的冷饮小卖部并不罕见。紫红色的遮阳帘写着“饮冰室”三字,倒切合它的功能,但隐隐中似有深意。别墅门前一行字令我瞬间肃然起敬:梁启超纪念馆!
这位家乡的先贤从广东新会茶坑村走出,去广州,去北京,继而东渡日本,晚年寓居天津。眼前的别墅真正是他生命最后十四年的安身之所。
小时去过新会梁启超故居,那是一组耕读之家的岭南老屋,质朴简陋而不失读书人风範,青砖灰瓦哪怕垂垂老矣也掩盖不住书房的勃发气度。由于时间太早,眼前的纪念馆大门紧闭。我只得隔着栅栏努力察看两幢瀰漫意大利风格的小楼。
东面这幢二层建筑是梁家住宅,西面那幢就是“饮冰室”,梁先生的书斋。饮冰室为浅灰色小洋楼,半圆形拱券门洞洋溢着文艺复兴气息,楼前的花坛甬道升腾着夏意。它们粗看是西洋建筑,细看却是中西精髓并举,跟梁先生的思想风格不谋而合。
纪念馆中央有尊先生雕塑。他身穿长袍,握书而坐,头稍垂,眼神凝向一侧,如在深思。
一位永不停歇的思考者最真实的写照莫过如此。想起新会的故居也有一尊雕塑。在那里,先生身穿西服,昂然而立。
从家乡迈出坚定的步伐,带着经纶,怀着天下,迎难而上,路漫漫,上下求索,立言立行,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樑。
谭健锹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lvyou/1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