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引入自然教育的价值
2023-01-02 1896 王晓烨 澳门日报
School源自古希腊语schole,原指休闲,后意指学校。工业革命后,学校教育已成为儿童及青少年学习最长时间的场域;其后在经济效益及教学效率的考量下,课程及教学模式渐趋单一化,而且渐渐以升学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科书成了知识的主要来源,学校也变成考试的竞技场,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外,也有不少学校教育出现“没有课书,学习就中止”的现象。
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改革的速度,但学科及课程内容陈旧,极度依赖外地教科书的情况仍然存在。为此,教青局一方面在本地教材下苦功,另一面则鼓励学校因应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校不单是获得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心灵愉快成长的域所。科普教育是澳门中小学未来教学的重要方向,开发更多与澳门本地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教育活动,将是澳门新一代融入世界以及国家发展的新趋势。
特区政府在二〇一七年颁布的初中及高中自然科学基本学力要求,当中学习内容除可以在课书及实验室中获得之外,同样也可以透过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身观察及体验中习得。例如“生命科学”、“环境和资源”等内容,学生可从大自然的接触中,领悟当中的精髓;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有更立体的认知,同时可以减轻前文提及的“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以隐性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及生态保护意识。在针对幼儿的教学上,基于大部分儿童对大自然的鸟兽虫林都会显出浓厚的兴趣,回归自然的学习模式,儿童与自然生态有了直接的体验,便很容易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这种尊重也会成为知识的迁移,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养成更高的精神品质。现实生活中,父母也乐于陪同小孩到户外自然中“探险”,观察山间的野花野草、草丛的小动物、溪涧的小鱼小虾、沙滩上的螃蟹与贝壳,暂离电子产品纠缠,这便是近年亲子户外活动非常火热的原因。
多年来教青局已为不同年级的初中学生,每年举行不同主题的校外教育活动,深受学校及学生的欢迎。但综观而言,对比其他经济发展与澳门相当的地区,澳门教育走出校门及课堂的户外学习并不普遍,更遑论投入大自然,进行深度的体验学习。其主要原因是除了本地学校传统都以校园作为主要教育场域外,真正的最大障碍,是地理环境的局限及缺乏户外专业人员的支援。
澳门是世界着名的人口密集城市。虽然不断填海造地去应对人口的增加,但户外的自然环境,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缩小,凼仔及路环的郊游设施经常出现人满之患。现时可供学校进行户外自然教育活动的地点不多,而且也未必能配合教学的需求。例如在黑沙露营区进行教学活动,整个海滩休憩範围都人流密集,教学很容易受到干扰,学生的专注力也难集中,甚至有走失或溺水的风险。在二〇二三年的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将在黑沙的闲置土地建立青少年活动体验营,当中包括众多的历奇设施及露营区,这将大大提升澳门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按澳门公共设施的功能分类,市政署的户外康体设施,主要是面向全澳居民运动及娱乐之用,而使用的人流,大多集中在周末及假期。现时市政署的黑沙青少年活动体验营已进入设计分析阶段,如何整合公共户外设施,为学校提供一个合宜的自然教学环境,将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