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建设推动教育发展
2022-12-05 5189 麋鹿美丽 澳门日报
——《回归后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导读
《回归后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一书,解读澳门回归二十多年来开展的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和经
验。在梳理澳门教育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
具有澳门特色的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为深入研究
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提供了学术基础。
一、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
1.社会背景
回归前,历史原因:澳葡当局漠视华人教育,放任自流。私立学校佔百分之九十以上。教育制度严重缺失,课程表面多元但实质散乱。
回归后,时代呼唤:建立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新教育体系,培养“爱国者治澳”新一代,以课程建设推动教育发展是一项核心任务。
2.课程改革的视域与立场
顶层设计:如何构建澳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动力机制:怎样支持与保障课程改革与发展?
关键要素:课程对学校教育产生甚么样的有效影响?
终极指向:以课程改变学校,优质教育的路在何方?
二、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演进
1.制度先行,逐步推进,课改的逻辑顺序。
从制度与政策着手,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和保障性。制度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由澳门课程境况所导致,顶层设计的核心议题,反映破解教育历史难题的良全之策。
(1)过渡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九年)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 ,《中葡政府联合声明》发表,澳葡当局迫于政治形势,在过渡期内开始引入教育公共化。但第11/91/M号法律《澳门教育制度》未能推行,却成为要面对的制度性规範问题。
(2)调整期(一九九九年至二〇〇四年)
回归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新的生机。“固本培元、稳健发展”(2001),积极谋划调整,明确提出“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应得到足够重视和切实推行”。二〇〇三年六月,教青局推出《澳门教育制度修改建议》公开谘询,吹响号角。
(3)巩固期(二〇〇四年至二〇一一年)
二〇〇四年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教育主题为“致力教改準备,推动人文发展”,指出“已是全面检讨教育的起步时机”,“教育紧扣提升学生素质这个目标”。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第9/2006号法律)颁发,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4) 提高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二〇年)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