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并非一天炼成
2022-09-26 4525 普希金 澳门日报
上一回,笔者提及毕业生A现处于创业阶段,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感受特别多。虽然笔者是A的老师,但是对A是十分敬佩的,因为要走出舒适圈需要很大的勇气。特别是对于具一定年资的人,由于薪酬福利相对稳定和吸引,往外尝新的动力也就相对少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机会成本”太高了!然而,A却选择离开舒适圈,走进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社会,正如A所言:“充满了挑战性!教学工作固然有挑战,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且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社区……但是,创业更多的是对整体的运筹帷幄,譬如对财务、产品、客户、行销、相关法律、员工管理、公司发展和规划等等。当然,最大的不同是,担任教师或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资金和财务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很大部分是源于政府。而我们这类的创业者,每每为了营运资金而徬徨……”笔者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好奇由一个专业教师的身份转为创业者的一些历程。A指出其中最大的差异是身份的转变使思考角度从微观走向宏观,这是必须要做的思想跨越。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按照惯例,笔者每年开课第一堂,都会问本科学生对课程的期望,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提出一种“去理论化”的期望,即不想学理论,而是较为偏向学习一些实用的技巧/技术。这种期望,或多或少反映了教师的培养很多时候是聚焦在微观的教学层次,例如,设计好教案、钻研或精炼某一些教学法,却较少从整体去审视教育。也就是说,教学也是具有社会性的,若教学法的应用脱离了社会性的考量,是很难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标。当然,教学工作上的实践与理论也是一直以来教师专业关注的问题,这容后再探讨。当然,A也不忘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认为这对于创业者或是任何职业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B同学现时是学校的主管,对A所说的“从做中学”十分认同,但是也发现了一些普遍的现象。B说:“‘从做中学’的先决条件是readiness(準备就绪的心态)。简单来说,就是在任何的情况或条件下,都抱着学习的心态。然而,依我的观察,或许并不是教师不能学,而是没有了一种很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几年,学校也招聘了一些新的教师,但就好像是欠缺了一种readiness,大家也怕尝试。我也不知道问题是出在哪里……”
C毕业以后都没有在学校工作,但是工作性质却与统筹教育和文化活动推广有关,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为了推广活动,我们都会招聘一些大学生做兼职。他们面试技巧很好,但是在真正工作时就很被动了。有时排好了流程也有跟进不足的问题发生,也谈不上甚么readiness。他们做事比较保守,可能是害怕犯错吧!”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