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裏去
2022-09-12 1959 穆知 澳门日报
“青春期太可怕了!”朋友经常这样抱怨。“我的儿子以前还好端端的,中学以后,放学回来就直接待在房裏,甚少跟我沟通。前阵子疫情,我们长时间待在家裏,情况更糟!才跟他寥寥几句,他就表现得心烦气躁,不愿理睬似的,我也曾为此对他大发脾气!……”
从人的成长发展来看,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闭锁等心理现象,实属正常不过。可怜的是,为人父母的确不容易,肩负着孩子的抚养、管教、引导等多项责任,既希望孩子优秀,又想讨得孩子欢心,结果,像我这位朋友般,辛苦多年,掏心掏肺,对孩子从严看管,又全方位的嘘寒问暖。好不容易迎来了孩子的青春期,得到的竟是孩子对自己的不屑一顾,教人不胜唏嘘。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种种的行为和心理的改变,虽常为大人所不解,但箇中“奥秘”,其实可从脑科学的研究来解释。西班牙脑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学者阿尔瓦罗 · 毕尔巴鄂(Dr. Alvaro Bilbao)指出,人的一切行为皆有动机,而所有动机均符合三大原则——学习与发展;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避免不适。可见,孩子的行为若出现转变,表明他们在自身条件下正在进行自我学习、发展,并寻求认可。另一方面,大量相关研究均显示,当孩子的行为获得认同,被讚赏或奖励时,他们体内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神经传递物质可刺激大脑内部的“奖赏区域”,让大脑把完成的行为与相应的满足感联繫起来,有利激发更多类似行为的“动机”。也就是,满足感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又把个人行为和满足感连结起来,有效推动人们重複这种能够产生满足感的行为。这样,人的身心自然越趋正面,越发向好。
然而,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人类大脑的这个机制。不论是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是个人学业、兴趣培养等方面,很多时候,当孩子作出了一个行为后——哪怕这行为是正向的,父母不但没有给予任何肯定、讚美或奖赏,反而从中表达不满,或者重提过失,甚至不断作出要求,以及拒绝接纳孩子的个人限制(包括感受、想法、行为、能力等)。这些教养方式看似煞费苦心、为孩子着想,实情却丝毫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从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孩子认真备考,尽了能力考得了九十分。父母却不以为然:“噢!真可惜!用了那么多时间複习,怎么才考得九十分呢!”这时,孩子感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父母对自己努力学习的行为的不满和指责。又如:有一回,孩子自觉起床,并主动把书包整理好,準备出门上学。父母见状却说出这样一番话:“今天忽然变自觉了,真好!不像以前,总是拖拖拉拉,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即使本意是想讚美,但在孩子的角度,这番说话让他们联想到父母只会聚焦于自己以往的过失;这无疑是一种间接的否定,自然让人不悦。再如:孩子经过多天的勤奋练习,终于把乐曲最难的一小段弹得滚瓜烂熟,父母知道后却淡然回应:“还不错!接下来你要继续努力,尽快把这曲子余下的部分弹好,别让我们失望。”付出很大努力,达成目标后,得到的竟是父母的进一步要求,而不是一份认同与关爱;孩子此刻体会到的,必然只剩下失落和沮丧。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