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静止”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2022-08-01 1359 张兵 澳门日报

 七月十一日前,全城进入了“相对静止”的状态。在笔者执笔之时,澳门已有三天在社区层面达到零确诊,看来离回复正常的生活又趋前一步了。大家或许意识到,“相对静止”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根据牛顿运动的定律,世界上的物体均为相对静止,而非绝对静止。除非所有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停止了,否则绝对静止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一个科学的课题,那就交由科学专家们去进行科普吧!

 笔者想探讨的是,“相对静止”为教育带来了甚么启示和反思呢?自六月中下旬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至最近两周的“相对静止”,笔者听到不少友人表示,这突然的“停顿”打乱了他们原来的生活节奏。譬如,平日的作息较为规律,因为每天早上要上班,为了保证充沛的精神,所以务必保持最少七小时的睡眠;在吃的方面,平日的三餐都会定时进食。但是在这场抗疫中,时间变得晨昏颠倒了。也有家长说,孩子的作息时间改变了,晚上熬夜,中午才起床……当时笔者只是打趣地说:“你们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会关心自己的体力、健康和营养。但在不用上班的时候,你们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和健康吗?”“孩子们在上学的时间,都不会为课业捱更抵夜,但却在不用上课的日子熬夜,有甚么事比学习更重要呢?反正有一整天的自主时间,总是可以好好安排的……”

 当然,凭良心说,很多时候,放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过跟平日不一样的生活嘛!所以,不少人都採用有别于平日的生活方式,甚至以“颠覆式”的方法,作为开展假期的一种“仪式”。然而,毕竟假期从六月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大家也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因为假期过后的重新适应是特别困难的,特别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们,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根据以往的观察,不少学生也因为不适应复课的节奏而採取放弃的态度呢!虽然,教育当局呼吁学校、教师们以“宜鬆不宜紧”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过渡和适应,但这显然是一种补救的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回归事情根本的问题,即人应如何思考、面对“相对静止”的课题呢?按道理,“静止”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观念,但恰恰相反,如今疫情期间的“静止”却给人一种不安的情绪,对不?

 或者大家会说,因为“相对静止”来得太突然了,大家也无所适从,有不安的情绪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笔者也尝试回溯了一下,在当下的教育场景中,“动”与“静”的功能和目的,譬如说:“静”通常是在甚么情景中出现的呢?为了达到甚么目的呢?很明显,“静”在教育实践中常处于一个较为被动和工具性的位置。例如,“安静”是为了达到遵守纪律、秩序的目的,以便某一项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较为偏向工具取向;又或者我们常听到的“静思己过”中的“静”,则是指在某一种条件或状态有利思考等,虽然跟思考拉上关係,但是以目的论来看,还是有种工具的价值在内的。难道“静”除了上述的价值以外,就没有自身的价值吗?这又跟上面所说的“不适应”有甚么关係呢?下一期续谈。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60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