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自信和勇气的力量
2022-02-28 3589 苏智良 澳门日报
自信和勇气看起来像一对孪生子,却又不一定有必然的关係。为甚么呢?很多时候,有勇气的人都充满自信,可是,不见得有自信的人都是有勇气的。常听人说,澳门人很有人情味,笔者都感同身受,但假如凡事都讲究人情,就很容易掉入处事不公的危机了。然而,情理兼备又谈何容易呢?在一个小地方,就澳门而言,要培养孩子的勇气,有时候是很困难的。因为澳门地方细小,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很密切,有时候碍于人情、关係、面子等,在处理事情方面都会选择息事宁人,带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避免“得失”其他人。试问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培养孩子的坦白和勇敢呢?
上周末气温下降,整日都下雨,很是不便。周日晚上,笔者冒着寒风大雨在亚马喇前地巴士站等巴士回大学。虽然巴士站有遮雨棚挡雨,但由于风太大,候车的人都撑着雨伞。天雨路滑,巴士比往常迟到站,大家都耐心地打着伞,有序地排着队。忽然有两个年轻人,看样子应是大学生,操着普通话,若无其事地站在队伍的前面。当时整条候车队伍大约二十多人,笔者站在第四、五的位置,排在前面的人见到这两个年轻人插队也没有告诉他们应该往后排队,所以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站在队伍的前方。巴士到站以后,两个学生(经使用的乘车卡证实)虽然没有抢先上车,却紧随笔者上了车。上车后,我对他们说:“作为大学生,怎么不懂得排队呢?”两个学生对望了一下,有些恼羞成怒,细声说着笔者的不是。然后,在下车前,用愤怒的目光瞪了笔者一下。笔者问心无愧,但心里也实在有些难过,这到底是一个甚么样的世代?不守规则的人没有羞耻和悔改之意,竟然迁怒别人,只怪教育做得不够好!笔者想说的是,教育除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我们有没有为学习者创设条件去实践呢?
上面的例子并不是想说明笔者勇气可嘉,只是想指出,若大家都只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抱着“只要自己的权利不受损,不管他人死活”的心态,社会秩序和公平就很难真正地体现出来了。培养孩子的勇气,需要有多方面的结合,例如让孩子认识困难、接受失败,这些都是建立自信和勇气的一个好的切入点。此话何解?依笔者观察,现时年轻的父母或是教师们,对于教育孩子都有一种新的方式,以“讲道理” 代替了责骂和惩罚,或是多表扬孩子。这些方法都不是独步单方,而是综合和适度使用。笔者就曾遇到过不少在温室和讚美声中长大的孩子,一句“不”或是否定都不能接受,真是“唔话得”。试问这样的孩子,连是非观都未建立起来,又如何培养接受自己不足的勇气呢?培养孩子的自信很重要,也是建立起勇气的第一步。但是,盲目的讚赏无助于孩子真正地建立自信,反之,只是模糊了他们的是非观,削弱了他们的判断力。如前所说,有了自信也不等于勇气就会自动生成。一般来说,勇气会跟自我表达、冒险精神,或是争取公义等有联繫,因此成年人对此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举个例子,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成年人愿意多听,孩子就会更愿意表达自己了,反之亦然。其实在培养孩子勇气的课题上,不也是等同于讨论如何培养成年人的勇气吗?大家努力!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