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诊室的“奖惩”制度
2023-07-31 2586 杨立斌 澳门日报
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或有类似的经验:平时上课的日子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不属紧急性质的事情通常会放在长假期一併去做,譬如说年度性的身体检查或是保健等等。笔者最近也趁着暑期去医院做了一些体检,发现不同科室的候诊方式,虽然相似,但在实际运作上却存在差异,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并看看究竟哪一种更为公平,以及更符合就诊人士的需要。
现时去医院就诊,提前预约已渐渐成为主流的方式了。当然,也有些医生会在特定的时段内预留一些临时接诊号,方便没有提前预约但又急需看病的人。“预约”(Appointment)在行政与管理的本义上,是让服务提供者作有效的管理,目的是为需要者更好地提供适切的服务。一般在医院的预约都会以时段和名额来作一个小的划分,例如下午两时半至三时为一个时间段,而在这半小时内会有五个名额。这样的安排,对于管理者而言,有几重意义:一是从医生诊症最大效益化去思考,即平均一位医生可以在一时段内为多少人诊症;二是依照这种预约制度,每天每个医生的应诊人数应是较为一致的,达到横向性的公平。然而,笔者并非要讨论医生的工作时间或效率问题,而是分析由现时的候诊方式所引伸出来的思考。
依笔者的经验,以就诊者到接待处或是自行扫描QR Code所显示的序号为标準,存在两种轮候制度。假设在下午三时到三时半期间有十位就诊者,依笔者的推测,这段时间的就诊序号,便应该是在预约登记系统中生成。当就诊者到诊室报到时,屏幕便会显示就诊者的序号。準时者显示为绿色,迟到者则显示为红色。一般的处理方法会将迟到的就诊者放在该时段的最后,作为一种“惩罚”,看来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对于在该时段準时报到的人,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法:第一种做法按其报到的时间进行排序,即使原来预约的就诊号靠后,但在就诊时段内较早报到的,可以优先接受诊治;第二种做法是,无论你早到或否,一概依照预约登记时的序号排序。换言之,面对比你迟来、但预约号排在前面的就诊者,就算你早到了,你也得接受“合法”的被插队命运。
很明显,这两种轮候制度对迟到者都採用了较为一致的“惩罚”手法。然而,第一种和第二种制度的运作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因为毕竟预约是以时间段来算的,并不是準确的某一个时间点。所以,就诊人先报到便先获得服务,相对来说会较为公平,而且能起到鼓励的作用。至于第二种方法,需要就诊人对自身的就诊时间和序号有準确的预估。由于依预约序号排列,只要就诊者在预约的时段出现,哪怕是最后一分钟才到,都无需承受任何带有惩罚性的后果。这种方法不鼓励早到,特别是序号较后的;也不鼓励序号较前的提早到场,因为序号较前的,即使来晚了,也能先获得服务。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