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
2023-07-17 1741 十禾日 澳门日报
近年跟朋友聊天时,经常谈及一个话题:“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先简述所谓的逻辑理据:现时教青局对小幼及初中阶段有留级率的限制,以及澳门的升学之路可谓既广宽又多元,因此学生近年容易升级之余,又能相对无压力地自由抉择升大方向。在这个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学生容易缺乏学习动机。学科知识若不扎实,又如何能应付国际上的各种竞争呢?因此一代不如一代。
以上的看法,多数归究于社会和政策,认为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一班没有软实力的学生。但笔者尝试反思一问:“一位数学教师,若不比较数学能力,他真的比学生优越吗?”我个人的答案是“不一定”。现时我们培养学生,不是希望他脑子里只装满书本上的知识,更不是想让他成为一台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应具备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能力。打个比方,我相信时下青少年的资讯科技素养,会比一名三十多岁的教师更好。青少年或能巧妙利用ChatGPT帮助他们完成报告,并更好地将其呈现出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能够成为一位教师,就是因为我们比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这个準则现时还成立吗?
笔者认为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再沿用过去标準去评价新时代的学生,并希望教师们能思考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要教?我们有时为了一种题型,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操练,原因是之后考试会考。但如果不考虑考试因素,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这个知识点呢?对它进行密集性操练的意义何在?至少应了解特区政府的课程教学纲要,明白我们希望学生最终能具备怎样的素养,而不只局限于纯为考试学习。
第二,教什么?一般认为就是教授书本的知识,但正因为我们过分注重把书上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阅读及自学能力。其实,现时各地的课程改革中已开始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跨学科整合、大概念教学等新式教学理念,这些改变都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中。
第三,如何教?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我讲你听”,学生最终能吸收多少,取决于教师演讲水平、教学环境及学生理解能力等。但其实有更多的方法能提升教学效能,如小组合作、翻转课堂,以及利用资讯科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把握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职能,让学生们最终除了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外,更能够培养多方面的素养。
第四,如何评核?过去教师以纸笔测验的形式作为学生成绩评量的依据。笔者认同纸笔测验在教学上的重要价值,但反对“以测代教”的教学模式,因而庆幸近年教青局积极提倡“形成性评核”及“多元评核”等概念,让教师对评核的理念和方式有更多的认识。评核不只是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检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效、为后续的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oyu/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