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与哀悼

2023-02-11 3636 陈魏展 澳门日报

 上一篇(一月二十八日)我们讨论如何安慰及陪伴丧亲的亲友,今天,我们分享经历丧亲者如何在生活及心灵层面自我照顾,让自己从伤痛中回到日常生活。

 先看看中国丧亲的传统礼俗,除了丧礼,还有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七天的祭拜,孝子贤孙要戴孝(按照与亡者的关係,穿上或披上由麻、苎等做成的衣服或布)守孝,古人更要为父母守孝三年,期间要哀思父母养育之恩,生活力求简朴,避免享乐等等。但因应现代人生活忙碌,大部分的礼俗都简化,甚至减免。但细心思考,这些看似繁複的礼俗,都能用心理学来理解,更富含了失落哀悼及释放情绪的意义。

 或许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丧礼中见到失去至亲的亲友,他们显得很冷静,很坚强。虽然也会出现不捨的情绪,但大多都能收敛,甚至有些人还会反过来安慰前来弔念的亲友。我们可能以为他们已很快接受了事实,平伏下来。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急于处理丧葬事宜,被逼着保持冷静及理性,将难过的情绪压抑,所以传统连续七次、每隔七天的祭拜,让丧亲者有机会通过祭拜,同时释放哀伤的情绪,而不至于因生活琐事缠绕,没有机会释放内心的悲伤。三年的守孝期虽然看似很长,其实接受至亲的离世的心理历程,往往真的需要以年来计算的。悲伤常常在生活中突如其来,要释放内心悲伤,特别是处理遗物、在没有至亲的情况下度过一些重要的节庆或事件,例如新年、中秋、圣诞、毕业、生孩子等等,要平伏情绪,并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

 至于穿着孝服,笔者认为戴孝的意思,不只是给孝子自己知道,也让身边人知道这个人处于哀伤中,旁人就有心理準备,他可能不如平常开朗,他可能没有兴趣参与一些聚会,他可能需要你的鼓励及支持。戴孝,对孝子贤孙而言,也是一种情绪的保护。

 现代人因为忙碌而少了释放哀伤情绪的机会,哀伤没有办法包扎,就会停留在怨恨、懊恼、哀痛而无法回复。一般来说,丧亲会带来约六个月至一年的哀伤期,悲伤的程度会逐渐减弱。然而,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一直没有办法恢复过来,仍持续抑郁、有幻觉、过度自责,甚至有自杀念头,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交。当中可能是亲人离世引发了过往没有处理的议题,例如与亡者关係矛盾,没有获得亡者宽恕或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谢,或者离世者是死得太突然等等。无论是甚么因素,找人谈谈,寻求宗教的支持甚或专业人士的帮助,都能让我们更有效率釐清情绪纠结之处。当纠结的问题被澄清,再通过仪式将抱歉或感谢的意念向亡者表达,例如写信、祭拜、种植、唱歌、绘画等。当我们真实的接受了已发生的事实,就可以将悲伤打包,以怀念的心态记念亡者,而非自责或逃避现实。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nkang/98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