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的心理意义
2022-04-09 2270 释见明 澳门日报
又到了清明扫墓的日子,小学生阿明问妈妈,今年扫墓自己是否可以烧溪钱(阿明因年纪小,父母不准他接近火炉);高中生阿婷则一脸不情愿地问妈妈,因要準备考试,可否不去扫墓。两个孩子对清明扫墓都有自己的想法,对阿明而言,他关注自己是否被家人认同,可做大人才能做的事。对青春期的阿婷而言,她更关注同侪,想避免与家人聚会。除了孩子们未必能明白清明节的意义,对一些成人而言,清明扫墓亦只是一项家庭任务,甚至是例行公事。今天与各位谈谈清明扫墓的心理意义,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项家庭任务。
清明扫墓,所追思的包括自己认识甚至一起生活过的亲人,有时也会祭祀家族先人。当我们去祭祀与自己关係紧密又或刚往生不久的亲人时,对在生者来说,这是一次再释放悲伤及道别的机会。事实上,亲情并不会随着一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不少人都经历过亲人过世后,我们还常常在心里跟他讲话及互动,试图维持彼此关係,这些不捨的感情相当真实,也相当珍贵。然而,若我们总是不能割捨与亡者的关係,我们就无法真正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心理层面上我们还活在过去,久而久之,会影响心理发展及日常生活。在清明节,通过一些累积了千年的文化仪式,清扫坟墓、献花,还有进行传统或宗教仪式等,可帮助我们在具体行动上表达悲伤及怀念。向先人深深鞠躬,也让我们再一次接受亡者已逝的事实,令自己安心。
慎终追远是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中国文化教导我们不但要祭祀认识的亲人,还要祭祀祖先。祭祀我们没见过或没有一起生活过的先人,虽然彼此在情感上没有联繫,但我们可以这样想,感谢祖先赐予我们生命,更感谢他们在生时对家庭及社会的付出,让我们获得生命及今日的生活。当我们能低下头向祖先敬拜,我们的心理会更谦虚,因为我们明白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单凭自己的能力而来,而是累积了千秋万代前人的努力才有的。这一份谦虚让我们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也更珍惜眼前生活,心理上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最后,父母要处理类似阿明及阿婷对清明扫墓的理解时,除了告诉他们先人在生的事蹟外,也可以分享自己与先人的关係及相处点滴。这不但让孩子更好地参与扫墓,这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口述历史,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及家人关係至关重要,是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资源。父母不妨藉由这个机会好好阐述自己的回忆,也想一下这些回忆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澳门心理学会 德 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nkang/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