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必要事事去医院吗?
2023-07-15 4316 付晓岩 澳门日报
现代人时间宝贵,生活成本极高,简单便捷是许多人的追求,求医即是其中之一。的确,如果花整整半天在门诊候诊,进入后只是和医生见面五分钟,其实也没甚么紧急的事,仅仅是想获得一些简单谘询而已,这样的等待,你觉得值得吗?哪怕是身为医生的我,也认为这样的交换比非常不划算。
在新冠大流行的这几年,全世界各种线上活动变得非常频发,就连就医,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推动了线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另一方面也让人们产生了新想法:我们有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亲自去医院?
去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由于本澳患病人数暴增,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且不少人是轻症患者,如果每一个人都进入医疗机构,势必加重机构的负担,而且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当时,镜湖医院已经开展过新冠线上门诊服务,方便一些轻症患者谘询和随访病情。
我们心脏科也给一些晕厥原因不明的患者安装过ICM(在皮下植入的心律监测仪),方便给他们寻找是否存在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这种仪器,监测追蹤时间可达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患者身在何处,医疗人员都能随时通过远程监控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尤其当他们晕厥、心悸发作时。专用电脑系统可以回顾性分析当时的心脏相关信号,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鑒别线索,从而为病人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信息。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心脏的远程医疗。
随着新冠疫情的告一段落,去医院看病的人数有所回升。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于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循环》杂誌上发表的一份科学声明显示,视频访问和其他形式的远程医疗仍然是冠心病患者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放眼将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诊疗模式会越来越多。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将虚拟医疗整合到实践中的医疗保健系统,这样的混合模式(远程医疗)上预计会很大的成功。而对于患者和临床医生来説,重要的是要注意不同诊疗模式所能带给患者的特定需求、偏好和舒适度。
远程医疗的类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实现:
同步——医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连接设备与患者进行实时交流。
异步——医生和病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但不是实时的,类似于电子邮件通信。
远程监测——通过无线连接设备将体重、血压或简单的心电图等测量数据发送给临床医生。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nkang/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