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卫斯理的小故事

2022-07-20 1088 公孙策 澳门日报

 我不是倪匡的书迷,但其笔下的卫斯理曾伴我走过无数个日夜。初接触卫斯理系列,童稚的我,从不觉得奇幻情节是天马行空,毕竟书中描绘的内容是那样煞有其事和绘形绘色,想必是作者的亲身体验,或至少是旁人的口述经历。

 阅读卫斯理,最好夜阑人静时在幽谧中与主角一同解密探秘,每掀一页,心情愈发紧张期待,手汗便不自觉湿了书页一角。每至万钧之处,心情更是五味杂陈,俨然听到心脏咚咚的跳动,我胆小,又好奇故事的发展,往往掩卷匆匆奔至洗手间,待心情平复再重新投入那个未竟的悬疑世界。

 长篇小说非我至爱,纷繁的人物、複杂的支线交织穿插,常常使我在开卷之初坠入云雾,且一旦开卷,往往无法即日得知结局,以至进餐时、作业时也会为书中人物而魂牵梦萦,甚至为之辗转失眠。这种求知而不得的挠心感俨然蚂蚁钻身,令我一度谢绝很多有趣的长篇故事。但是转变发生于初中,刚转校的我朋友不多,又对科幻宇宙抱无穷幻想,恰好学校启用新的图书室,虽说是“图书室”,大部分是练习册、周边地区的课本、数理化等学科的延展教材,“课外读物”一架只有可怜的四五栏,而且概不外借,只好趁下课的空档和放学后的两小时抓紧时间。《木炭》是书架上为数不多的科幻故事,也是我与卫斯理的首次结缘,胜在内容不长,争分夺秒即日读完,谁知此书开篇便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读毕更是后劲凌厉,教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以至及后每每去烧烤,总要拿起一两块黑炭细细端详,或凑近耳边专心聆听,家人朋友笑我犯傻,我却不以为然,新闻报道的失蹤人口这么多,谁知道会否也有一两个身陷这块黑炭之内?

 人愈大,愈发理解故事背后的隐喻。此后,虽又在《老猫》、《犀照》、《尸变》、《大厦》等悬奇里饱受惊吓却又甘之如饴,直至入读大学,才发现原来要追“卫斯理系列”也不是那么容易,倘要看倪匡的其他着作就更难了。那时不懂“翻墙”,即便排除万难拿到一册盗版也必须火眼金睛,排版印刷的粗陋尚不在话下,错别字也是小事,最让人捶胸顿足的是一个故事随时看着看着便跳到另一个故事,虽然页码相连,内容却完全错乱。这样一来,不仅前一个故事的结局悬而未决,后一个故事又莫名其妙地开卷,直教人惆怅不已,幸得识途老马的内地同好教导,终越过数码围墙,一览久违的墙外风景。

 墙外与墙内的平行世界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倘倪匡仍然在世且切身体会翻墙之术,面对这堵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功能强大的墙,或许字字珠玑的他就不会慨叹人生“配额已完”而早早封笔,世上也能多几部妙趣横生的科幻小说。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gushi/892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