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张爱玲晚年的书写
2022-11-11 4997 霁色 澳门日报
一九二○年,张爱玲于上海出生,后随父母搬迁至天津,之后又迁回上海。一九三九年前往香港大学就读,然而由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攻陷香港,张爱玲被迫中断学业,并于一九四二年五月返回上海,由此正式开始了她文学创作的职业生涯。一九五二年,张爱玲前往香港;三年之后,她前往美国。这是她生命中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离开中文环境。她少年时曾希望像母亲和姑姑一样前往英国唸书,她和母亲也曾为这一梦想耗尽财力和努力。然而,直到一九五五年,出国留洋梦才以一种变了形的方式勉强实现。
在上海的十年光阴里,张爱玲多数时候是在散文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在香港的求学经历。但是,从一九五五年抵达美国直至其一九九五年去世的近四十年里,张爱玲执着于对其母语传统文学的再阅读和再阐释,颇具学术风格的《红楼梦魇》、她译的《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无疑是最佳佐证。另一方面,她积极用英文创作小说,试图为自己在美国找到安身立命之道,儘管最终可说是以失败告终。
张爱玲在美国的创作特点之一,便是对自己生命和记忆的反覆书写。童年时代,她的世界是僕人的亲密和父母的疏离。父母的不悦婚姻、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新旧时代的变迁构成了其少年时期最显着的成长印记。步入二十来岁的青年时期之后,她开始追忆、捕捉旧氏族家庭成员之间的过往秘闻、龌龊和算计。与此同时,国内外不断恶化的连绵战事和政治动荡令其内心卑微地渴望暂时的安稳,尤其是在爱情方面。
张爱玲晚期创作的《雷峰塔》、《易经》、《小团圆》和《异乡记》是学界公认的半自传性小说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照记》,该作品通过照片和文字再度追忆了她个人成长和家族变迁的历史。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呼应了她在一九四四年发表的回忆性散文《私语》和《烬余录》。从上海文坛新星到美国异乡创作,更换的不仅是空间和环境,更多的是时间的前行和时代的变迁。当晚年的张爱玲隔着巨大的空间距离和数十载的时间鸿沟,重新书写她的生命和记忆,落在纸上的想必都是一些对其重要的人、事以及时代。
张爱玲晚年身在异国他乡的多次生命书写,反覆追溯自己的中国记忆,一方面极为类似现代心理分析(或者说“心理治疗”)所採取的通过追忆并述说过去,从而走出创伤的手段。另一方面,如果结合她同时期在美国为考证《红楼梦》所做的细緻入微的努力,以及她始于童年时代的对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青睐,读者不难发现,她晚年的生命书写似乎也是在向《红楼梦》靠拢。曹雪芹在自己生命最为困顿的时期,追忆书写了自己家族的繁荣和衰败,而他的追随者张爱玲也在类似的人生际遇里,不厌其烦地回忆并讲述由盛转衰的家族变迁和自己动荡不安的坎坷人生。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