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记录清末建筑与宗教文化

2022-10-23 4294 霍尔 澳门日报

 在世界建筑大观中,古老的中国建筑绝对是不容忽视的独立存在。它们依循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而自成体系及独特风格,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文化。

 一九〇六年,一个德国人出于对中国建筑与文化的热爱及作为专业人士的先见,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中国古建筑考察之旅。他跨越数万里,先后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清末中国十八个省份中的十四个,留下了八千多张照片、二千五百多张草图、二千多张拓片和一千多页测绘记录。此人就是德国建筑学家、汉学家恩斯特 · 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一八七三年——一九四九年),被公认为第一位以现代科学方法全面考察记录中国古建筑,并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古建筑与文化内涵的学者。

 回国后,伯施曼系统整理这些考察资料,陆续出版了《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三卷)、《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二卷)以及《中国建筑陶艺》等六部专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研究之集大成者。它对后来的中国古建筑研究影响深远:其研究方法启发和影响了梁思成及整个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走向;美国建筑师墨菲则直接参照伯施曼的测绘图纸用于其在华的设计项目;中国现有文物遗产保护的大致框架也同样得益于他首创的研究方法。

 笔者曾撰文〈百年前中国建筑的珍贵记录〉,介绍的《寻访一九〇六年——一九〇九年: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便是上述《中国建筑与风景》的中文译本。而今次介绍的《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三卷本,包括《普陀山》、《祠堂》和《宝塔》,则是伯施曼先后于一九一一年、一九二四年和一九三一年在柏林出版的德文版原着的中文译本。

 《普陀山》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并透过建筑研究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书中重点对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寺等建筑进行全面的记录,配以二百四十幅珍贵实景照片与手绘图,对各寺庙及岛上的宗教生活进行详细的解说。随着作者独特的视角,读者能够清晰看出东西方在艺术表达与理念方面的差异,从而透彻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背后的宗教观念与哲学思想。书后还附有作者文笔流畅的日记节选,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令读者得以窥见当年寺庙鲜活的祭礼日常及生活风貌。

 在《祠堂》中,作者参照欧洲梳理建筑及艺术文物的研究思路,对祠堂按省份及地域分类,细緻并深刻地描述了各地各类祠堂建筑特色,涵盖了作为国家级祠堂象徵的文庙到地方氏族宗祠等不同等级与形制祠堂,包括黄帝祠、张良庙、二郎庙、武侯祠、关帝祠、李杜祠、文庙等重要建筑,阐明了中国人与自然、建筑、宗教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和美学观,为读者展现了作者在这场由遥远北国至南方边陲的旅程中所记录的中国建筑艺术盛宴。书中共收录了二百余幅图片与手绘图,随书还附赠各祠堂平面图六张。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800/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