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2022-08-07 2536 王英英 澳门日报

 爱是什么?或许我们很容易在亲情和友情里得出一个答案,但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率颇高的爱情却难以道明。譬如,林二汶就有一首叫《爱情是一种法国甜品》的歌,里面讲到“爱是一种高级的概念,爱是满屋法国造甜点外酥心软”。其实,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我们在爱中才得以繁衍、生存,创造出拥有善与美的文明。但到了如今现代,繁複的都市生活不免让人们的心灵之间安上了一层玻璃罩,人们渴望被爱,却又害怕受到伤害,久而久之,我们忘却了爱是很简单的事。

 埃里希 · 弗罗姆是美籍德国犹太人,也是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所着的这本《爱的艺术》,正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角度,带领读者认识爱。在书的四个章节里,他不仅分析了爱的对象(兄弟之爱、母爱、性爱、自爱、对上帝之爱),也谈到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于爱的认知:当代西方文明社会善于将人和物转变为商品,人的关係就像是异化了的机器人的关係,快乐在于消费带来的满足。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下,无论是精神抑或是物质上的东西,都变成了交换、消费的对象。

 那要如何去爱呢?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艺术,并且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既要基于客观,心态上克服自恋,保持谦恭和理智。此外,他还提出了另一重要因素——实践爱需要有信仰。他也将信仰解释为信任、信心,也就是说,人们必须是对自己充满信任的,肯定自身的存在,才有力量和勇气迎接各种生命里突如其来的挑战。当我们能够做到全然的自爱时,也就能够将这份爱延至他人,也就是他在书中强调的“成熟的爱”。

 “共生性的爱”也是不得不谈的一点。弗罗姆把拥有这种心理类型的二者,比作是母体与胎儿的关係,他们虽然在身体(生理)上是各自独立的状态,但在心理上却有强烈的依赖性,倘若失去了对方,也似乎失去了自己。弗罗姆认为许多虐恋关係都源自“共生性的爱” 。相反,成熟的爱能够尊重彼此,既独立也相融:“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继而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和对方融为一体。”

 另外,弗罗姆认为兄弟的爱是所有爱的基础,他用《圣经》中 “爱你的邻居如同你自己”作为例子,解释道:“我对邻人的爱是一种美德,那么爱自己也一定是一种美德,而不是罪恶,因为我也是人的存在。”由此可见,兄弟之爱也就是爱己及人的博爱。在本小节中,弗罗姆启发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唤醒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同情心,找到人类的同一性。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75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