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西方学理 传中国故事
2022-07-03 1319 钱满素 澳门日报
关于中国小说四大名着的研究及解读,一直多不胜数,这有赖于无数华文学者专家,多年来前仆后继,努力不懈。而将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小说,由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分析,夏志清教授的《中国古典小说》,更教人眼界大开。
夏志清,精通西洋文学,深研中国文学,对于研究中国小说,其洞见及贡献,更是举足轻重。夏志清生于上海,少年时期已閲读大量中国文学名着,亦对外国文学有浓厚兴趣。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夏志清曾随长兄、也是着名文艺评论家的夏济安到北京大学担任助教,其后更因他研究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论文成绩卓越,取得耶鲁大学奬学金,攻读英文硕士及博士。
上世纪六十年代,夏志清专注于英语世界研究中国文学,奠定他作为西方研究中国近代文学数一数二的权威。一九六一年,夏教授凭《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论着,开创当时西方学术界先河,七年后再以英文发表《中国古典小说》,随即轰动欧美学界。《中国古典小说》选取了中国小说六部重要作品,评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及《红楼梦》,夏教授将之统称“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除了成为美国大学中国小说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更具划时代的意义。在推荐序中,名作家白先勇指:“夏先生取择标準甚严,他在第一章《绪论》中对中国小说的缺点,作了毫不姑息的批评,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小说,除了《红楼梦》以外,在艺术成就上,的确有许多不逮之处。”但他筛选的这六部小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堪称中国小说的经典,是“此种文学类型在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每部作品在各自的时代开拓了新境界,为中国小说扩充了新趣味的疆域,且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发展途径”。
从文学创作角度、加入历史维度观点,偶尔再以西方文学内容及例子类比,夏教授从多方面分析六大名着之优缺,为閲读过程增添了不少趣味。白先勇认为作品的文化意涵,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评论準则之一,夏志清继而将作品逐一放置于中国儒、释、道三流汇合的文化脉络中,从中检视小说所反映中国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政治的各层现象及其意义,再加以诠释、比较、批评。这六部小说,每一部都如将中华民族文化及心灵深刻投射的镜子,看着小说角色在镜中的模样,大概可了解为何这些经典名着,数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中国读者锺爱。
即使对文学研究兴趣不大,也不是小说迷,纯粹从门外看热闹,本书同样隐藏不少“彩蛋”,打破小说人物深入民心的刻板印象。例如“精忠昭日月,义气贯乾坤”的关云长,夏志清便分析了罗贯中如何以生花妙笔,将关羽请下神坛,为这位“神明一般的英雄”,附加充满现代感的注脚:“第七十四至七十七这几回写关羽的败亡,是全书中的精彩文字。这个已渐老迈的战将,声望正隆,而他的狂傲愚蠢也越来越不敢恭维。罗贯中一步一步很有效地从细微处把历史和民间对这位英雄的印象综合写出,终于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突出的人物。”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