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的语言

2022-06-19 4455 孟昭强 澳门日报

 初见此书,不知为何脑海响起陈奕迅唱的《shall we talk》—— “孩童只盼望欢乐/大人只知道期望/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体恤对方” 、“若沉默似金/还谈什么恋爱/宁愿在发声机器面前笑着忙 ”。 自出生来到世上,走过牙牙学语的阶段再到成人,沟通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大课题。可常常,我们即便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也难以规避语出伤人、暗自内伤的情况。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在原生家庭中学习到良性的沟通方式。不管华人有没有涩于表达情感的天性,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经刻在骨子里了,我们身上都带着祖辈的影子,好像不怎么会和家人说“我爱你”。不过其实,在社会中几乎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经历了自己的故事,带着过去或多或少的影子来生活,有时影子也是曾经的创伤。于是乎,当我们面对外界带来的不安,不自觉就会产生应激反应,用攻击来防御抑或是逃跑。诸如此类的状况,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人与人之间交流,大至国际外交、地区战争。

 马歇尔 · 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引导读者用率真的沟通方式,创造和谐的生活场面。他在书里说,若果人们能够相互理解,放下批判的思维,心中的“敌人”自会消失,从而找回与生俱来的爱,建立起与他人、世界的连结。

 马歇尔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二〇〇六年获得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撰写的《非暴力沟通》共十四章,从多个方面为读者阐释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博士在简单使用心理分析的同时,也在书中加入了小测试和非暴力沟通的实例。读者可一边阅读,一边检测自己原有的思维系统,看看自己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

 财富争夺、阶级斗争、情感纠纷这般的“你”“我”的对立,似乎从社会诞生起就存在了,就连希腊神话的诸神也不可避免。人们习惯将自我与他人分离,由“小我”(ego)意识主导我们的行为,计较输赢与得失,似乎只有通过残酷的竞争、拼个你死我活,才能取获属于自己的资源。然而,马歇尔博士强调人的“同理心”。同理心构成非暴力沟通的首要条件,他在书里解释:同理他人,必须完全卸下对他人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评判。 这样,就能够唤起我们对同胞的慈悲心,尊重并接纳与“我”相异的存在,触碰彼此共通的人性。

 在第九章,博士展开了“爱自己”的话题,道出沟通不仅是对外的,更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内在自我对话。在面对与自身期望不符合的情境时,亦要带着同理心善待自己,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请求,拥抱各式各样的情绪。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73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