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根 · 蒙斯图尔特的虚构日记
2022-04-24 4073 张昭 澳门日报
日记是虚构的,主人公洛根 · 蒙斯图尔特也是虚构的,他漫长的一生却抵达了真实。“威廉 · 博伊德让读者确信自己读到的正是一个真实、有缺陷、边缘化的角色,饱经二十世纪历史中的恶意和反覆无常的创伤后,内心只剩无尽的秘语”。有热心的读者在这本七百多页的日记体小说中认真做了计算,近四百万字中提到“无聊”三十二次(其中十次在中学时期),提到“谎”四十七次,提到“酒”四百〇八次。《凡人之心》常让我想起卡尔 · 奥韦 · 克瑙斯高,这类作家是否脑袋里都装了太多数字、声音、气味和物品名称,无法捨弃它们,所以才会转向一种特殊的文体,以便容得下无数细节。尤其是一本日记体小说,更要放弃结构,要依赖很多乏味的片段、随机的摆动,才能支撑起那种自发性的叙述,简直是堂而皇之写一些很废的话。我们总盼着通过文学抵达“更高的真实”,其实文学也抵达“更低的真实”,它比我们直观感受到的更粗糙、更混乱,这种“更低的真实”就像高清镜头一样,让人不敢直视自己的脸庞,因为太过细节。
此书的作者威廉 · 博伊德,是与麦克尤恩、巴恩斯齐名的英国国民作家,一九五二年出生于加纳,毕业于牛津大学耶稣学院,着有十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剧作,曾获毛姆奖、科斯塔奖、惠特布莱德小说奖、约翰里斯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凡人之心》採用第一人称日记的方式,以年份为单位、重大历史事件为篇章,给读者描述了一个“不存在的作家”——洛根 · 蒙斯图尔特在二十世纪中丰富、离奇的一生,正因为他度过了那样的一生,才有底气在八十多岁时对年轻人说:“我倒要看看你们有谁能过上我这样的人生。”
小说以洛根个人的生活经历串连起二十世纪社会的历史,记录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题:爱与怜悯,激情与背叛,谎言与梦想,失去与惦念,乃至消隐与死亡。洛根在伦敦初出茅庐,与伍尔夫、伊芙琳 · 沃一同探寻文学的灵感。在爵士时代的巴黎,与乔伊斯、毕加索共赴流动的盛宴。在西班牙内战中,与海明威搭档採访冒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伊恩 · 弗莱明招募为间谍,又在异国他乡突遭背叛。在纽约,作为艺术品商人,经历风起云涌的先锋艺术运动。洛根的一生和同时代的弄潮儿多有交集,几乎游历了世界各地,但和我们一样,他也是平凡的人,在追求幸福时也犯下了各种错误。
相对于自传和回忆录等文学形式,日记体小说明显更难写得好且真实,作者得是全知全能的,是掌控整部小说走向的掌舵手,但主人公在记录每句日记的当下,对未来只能是未知的。“对我来说,技术上的挑战是在充分了解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再现这种对未来生活的天真无知”。博伊德说,他在这本书构思之初就决定以日记形式来写了,背后的目的是试图重现一种模範人类生活的随机性特质:充满兴奋、无聊、幸福、悲剧、荒谬的生活,绝无“后见之明”,生命是如何被意外性和偶然性塑造的,实际上也是每个人正在经历的。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