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殿堂级名师上课

2022-04-24 4446 王新龙编 澳门日报

 要数近代中国的文化名人,胡适无可否认是其中之一。在上世纪初,胡适负笈美国,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随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哲学。在哥大的求学过程之中,胡适遇上不少名师,对他的影响甚深。例如,讲授伦理学的艾德诺(Felix Adler)教授,主张以道德而非宗教为人伦基础,令无神论者的胡适相信折服。

 然而对胡适一生影响最大的良师,则非美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莫属。根据胡适先生的忆述,他当年转读哥大,并成为杜威的学生,全因慕这位实用主义哲学大师之名而来:“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胡适回国后,倡导考证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皆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子。例如他一篇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针对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舆论偏向纸上谈兵的现象,直斥空谈主义者皆慵懒之辈。对于民国早期排山倒海的社会问题,胡适认为只有“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徵求意见,考察情形,还要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种解决的意见”。

 纵观杜威漫长的教学生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的时间最长,其间接触不少中日留学生,使他的教育和哲学思想得以传及东亚,其后促成他访华的契机。一九一八年,杜威曾接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邀请,到当地讲学。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杜威的高足后来得悉,诚邀恩师访问中国,杜威欣然接受。一九一九年四月,杜威夫妇访问中国,胡适专程从北京到上海迎接。不久之后,五四运动爆发。在因缘际会下,杜威的讲学之旅,由原本计划的两个月,延长至两年两个月。在访华期间,杜威除了在大学授课,也在全国各地频频演讲,足迹遍及十一个省份。

 这本《杜威的三十二堂课》,辑录了杜威当年在中国的演讲精华,还有他在日本期间与中国往来的书信。这三十二堂课围绕着两大主题:“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内容全由胡适翻译。“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配合当时中国社会所需,大力鼓吹科学和宣扬民主,为研究五四运动和民国史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教育哲学”系列演讲,则涵盖杜威教育论着的精要,条分缕析,内容显浅易懂。

 世界潮流,在过去百年千迴百转,于今回顾杜威的哲人絮语,对当今社会又有何啓示?从敎育哲学观之,这本书收录的内容可视为入门课程,若配合历史学家Jay Martin的《杜威的教育》,杜威的教育观便更为立体。例如他深信教育是推动社会文化变革的根本力量,强调知行合一,空谈理论,盲信学说而不深究其所以然,对解决实际问题根本毫无助益。杜威提倡教育须与时俱进,从实践中学习,不要依赖教科书,这种经验式学习原理,跟现今愈见普及的活动教学如出一辙。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69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