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荣光

2022-04-17 4337 金玉兰 澳门日报

 曾平标、廖子馨的《中国的孩子》作为展现澳门少年儿童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报告文学,以在场性的写作身法构建了一部时代大书。他们从〈给习爷爷写信〉开篇,在现实和历史两个场域以十个故事维度进行深度写作,多视角地促成了全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韩牧先生在“港澳作家座谈会”上,倡议“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发展儿童文学”,文学人和写作者便源源不断地向汉语文学世界贡献了独特的澳门精神和澳门情结。曾平标、廖子馨的《中国的孩子》,将“孩子”置入到了“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中国的孩子——澳门”的双重隐喻格局中。在这样的文学格局里,曾平标、廖子馨是细腻而诚挚的。他们在〈Macau不是我真姓〉中,以〈七子之歌〉的第二代领唱者十一岁的龙紫岚在京参训为起兴,借由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孩子的亲身经历,呈现了祖国母亲的包容器度与恢弘气象,传递出了“澳门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曾平标、廖子馨更是用回溯法,把第一代领唱者容韵琳的成长、词作者闻一多的深情、《澳门岁月》总导演李凯的情怀、作曲家李海鹰的巧思巧妙连接缀合,呈现了中华儿女拳拳的“中国心”。

 《中国的孩子》是一部一口气读完并能使人不断回味的作品。曾平标、廖子馨在自己已然形成的叙事风格中,用朴实却动人心脾的语言记录时代的摺痕。他们记录的故事、书写的人物始终裹挟着时代的潮流。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真实又立体,丰满又感人,使得读者在文字沉浸中获得了在场感。〈解放军叔叔来了〉以纪实的笔法将二〇一七年颱风“天鸽”袭击澳门的场景进行了複现。曾平标、廖子馨还原了澳门“孩子们”在风暴中的惊恐、无奈甚至绝望,真实如画。而风暴过后的他们,自发地进行自救互助,在精疲力竭中看到了“希望”。“我们是九点三十分接到的命令,接到命令以后,九点三十一分即出动。”人民子弟兵的迅捷点亮了困于灾后重建的澳门人的“希望”,而这恰恰是祖国对于澳门及澳门“孩子”的深情呵护。“在澳门北区黑沙环新街,几棵枝繁叶茂的树倒在马路上,战士们用电锯将树木锯成数截,来不及修整的树杈极为扎手,但战士们根本顾不上被扎破的手,忍着痛一捆接一捆地往车上摞。”这些成长中的孩子们,在近距离目睹了解放军叔叔铁一般纪律、钢一样意志,在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中长养出了一份成长的责任感,更在体味出了祖国作为“坚强后盾”的真实中收穫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695/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