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的力量可以有多大?

2022-03-20 1571 周沫 澳门日报

 每逢三月,阅读速度都会比平时加倍,因为这是澳门图书馆年度“好书交换”的书籍收集期。去年四月,在图书馆周重点活动之一的“好书交换”中,《我是马拉拉》是我其中一本“战利品”。当时还没急着把书翻开,直至去年八月,那时阿富汗政局动荡,我想起了其邻国巴基斯坦,想起了这本《我是马拉拉》。

 马拉拉的名字和事迹很多人都知道,她最为人所知的荣誉之一,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奬得主。那年是二〇一四年,获奖时她年仅十七岁,她曾说:“得诺贝尔和平奖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除了世界和平,还希望每个小孩都能接受教育。”

 这本书由马拉拉本人及英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 · 拉姆(Christina Lamb)合着,由马拉拉出生前写起,以及这个巴基斯坦的反政府游击组织如何一步步地掘起,并继而控制当地。在重男轻女的传统风俗下,当地女性的各种权利进一步被剥削,但马拉拉,一个不平凡的少女,不畏强权、拒绝沉默,为自己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发声,更险些为此理念而付出生命代价。二〇一二年十月九日,在马拉拉从学校返家的途中,头部遭到射击,生命一度垂危,却奇蹟似的生还、康复。这段不平凡的历程,让她从巴基斯坦北部一个偏僻的山谷,进而踏入纽约的联合国大会,并成为全球和平抗争、争取女性教育权利的象徵。

 在一个风气本来已经保守、加上被强权压制的国度,一个小女生能那般敢言,难怪会成为媒体宠儿,这很大程度上跟她有个思想开明的父亲有莫大关係。她的父亲齐亚乌丁 · 优素福扎伊,本身已身体力行在极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在当地创办学校,也一直鼓励和支持马拉拉活成她自我追求的样子——对学习的热爱,并争取让女孩们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投入的资源,更多时候,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往往是成长过程中所领受的各种“身教”,更甚于 “言教”。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多少会影响其思想,群体那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亦然。马拉拉是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书中不时穿插一些当地的传统俗语,例如:“丢了荣誉,等于没了一切”、“我宁可迎接你带着弹孔光荣阵亡的遗体,也不要听到你在战场上怯懦的消息”,可见“荣誉”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一边读时,亦不禁一边感慨,宗教或生活上形形色色的“分类”所引起的种种纷争,或对“唯一”这个字在不同层面上的追求,似乎没有一项是代价小的。分来分去,愈分愈裂,比如教派、党派、种族、家族、性别……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68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