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今读显新意
2022-02-06 1210 于雷 澳门日报
澳门邮政局二○○七年十一月曾发行一套《道德与伦理价值观》邮票,其中一枚的图案是庄子画像,使这位古代先贤哲人与东西方文化融合荟萃的澳门小城实现了时空穿越的交集,亦引出了此篇拙文。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其学说与着作之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代典籍之瑰宝”、“中华文明之重要精神原典”,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篇、杂篇十四篇、解说三篇,共计五十二篇、十余万字,经后世删减为三十三篇、六万五千余字,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寓言故事即达二百余个,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亦源于此。《庄子》里的文章想像奇特,文笔变化多端,既具浓厚浪漫色彩,又富幽默讽刺意味,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之妙,对后世的哲学思想、文学语言、艺术审美乃至科学研究等无不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人的文学风格、文章体例、写作技巧等,均有受到《庄子》影响的明显痕迹。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庄子甚为推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在国际上,日本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和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主要创始人海森堡等人,在各自的发明创造及研究领域亦受到了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从而获得傲人成就,造福人类。
庄子的思想至今对现实社会仍具警示作用。庄子认为,社会的不平等性不根除,随着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及争斗也会随之产生并激化。庄子主张 “至知无知”,既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要区别清楚,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则越少越好。故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也是鑒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
《庄子》里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而〈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蕩起落,但中心思想却能一以贯之。其句式亦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加之辞彙丰富,描写细緻,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极富表现力和独创性,文学价值颇高。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