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老去的恐惧

2024-01-14 3532 鹤蜚 澳门日报

 人活到一定年纪,便会开始思索年华老去的问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青春总是会跟随时间悄然而逝,内心暗暗酝酿不安与恐惧,然而无法逃避,正如作者岸见一郎所言:“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逐渐变老的事实。”

 老去总是与衰弱和退化连结在一起,所以变老才会给人负面的感觉,但作者说:“不必觉得变老就是退化,而应视为一种变化。”人生正如四季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季节各有优点,各有该做的事,正如我们不会在冬日插秧。年少与年老,每个时期都有它的美,无法比较。以这个角度来察看变老,便不会再从否定的角度去看待它。

 人们对年老的恐惧还来源于它对追逐成功的威胁。从前轻而易举做到的事,年老时却力不从心。年少追梦,丰功伟业,收穫社会意义上各式各样的“成功”,以为这就是幸福,殊不知,成功并不等于幸福。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确实能称之为成功,但幸福并非在某个结果来临时才存在。作者说:“即使年华老去,已经无力做任何事,也不会对自己的幸福有任何影响。”人的价值不能以生产力来衡量,我们不必以“向上”为宗旨,而要以“向前”为目标,切勿掉入与他人竞争比较而逼自己必须成为“更优秀的人”的陷阱,也不必以理想中的自己来折磨现实的自己,要“喜欢真实的自己”,以“加分”而非“扣分”的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变化。

 对于生病,作者认为那是“重生”的契机,“健康和幸福就像空气,失去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是因为拥有健康,才能好好活着”,因生病而转变旧有的生活方式,转变观念,开始珍惜现有的身体,从此踏上健康的路。上了年纪,病魔来袭,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思考“还可以活几年”,一想到死亡终将在某天降临,便不禁悲从中来,因此只能无助地在病榻上度日如年,然而“为未来烦恼无法带来任何创造”。

 正如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所言:“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出现时,我们已不在人世。”我们无法真正地“体验”自己的死亡,我们活着所感受到的恐惧,仅仅是对死亡的一种猜想。作者以自己的母亲年迈时脑梗塞而长年卧床的经历为例子:在母亲意识日渐模糊的时候,她仍想到要学德文,请求作者朗读小说给她听,这种在临终前没有被生命所余日子所束缚的态度,为作者彰显了生存的意义,带来了启发。“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跳舞”,不必在意最终是否到达某个计划好的终点,而要临在当下。

 在这个追求效率和结果的时代,年老仅意味着我们无法再迅速地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不能再像年少时精力充沛那样做很多事,但仍然有力所能及的事可做,而且,“有很多事是因为年轻时持续努力,到了这个年纪,才有办法完成”,我们要“不被过去束缚,不为未来担忧,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最年轻的样子——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们余生最年轻的岁月。只要活着,只要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人活着不是变得幸福,而是,“活着就是幸福”。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63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