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的流水帐
2023-10-22 4472 未夕 澳门日报
我看电影很喜欢看影评,看书也是。但这个先后顺序很重要,是先看看评论,再决定要不要看这部作品呢,还是先看完作品,再去看看评论呢?地球上的人大概可以分成这两类吧。而我是后者。
我不喜欢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审视一个作品,但很享受欣赏完一个作品之后,与其他观者思想碰撞的快感。有时有共鸣,有时没有,就在“我也是这样想的!”和“原来还有人这样想?”这两种感慨中来回游走。阅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两种想法都尤其强烈。喜欢的人说,好像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不喜欢的人说,这一大段的实在过于流水帐。要是让我说,我会说,生活本就是一幅连绵不绝的流水帐。
《我们仨》是在飞机上读完的。上飞机前打开读书App想要下载一本电子书,以消磨三小时没有网络的时光,随手刷到阅读排行榜,头几名就有《我们仨》。对于这么畅销的书多少有点印象,大概知道作者杨绛是在九十二岁高龄写下这本回忆录的,大概知道杨绛与钱锺书之间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概知道杨绛之所以重新执笔缅怀旧事,是因为钱锺书与唯一的女儿钱瑗都早已离去,三人之间的种种往事,全靠杨绛一个人,一支笔,一辈子慢慢写下来了。
在这之前,说来惭愧,我对于钱家一家三口的了解仅有《围城》。那时读完《围城》,照例上网看看书评,曾看到一篇报道说,《围城》出版后,许多海内外读者都想要求见钱锺书,钱锺书都给推掉了,那句幽默的回应想必只要你看过也不会忘掉,他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我觉得非常有趣,但似乎也有一点不近人情。直到读完《我们仨》,读完杨绛从侧面描写钱锺书的大半生,大概就懂了他为何会这样回应。既低调又务实的家风,勤俭又谨慎的年代,杨老描述的既是中国一代文学巨匠,也是那个时代的邻家日常。
书中前半部分介乎现实与虚幻的描写,在生与死之间游走,丧女与丧夫之痛,杨绛以一段“万里长梦”来形容;后半段以“哀而不伤”的朴实文笔,记述了从二人相识、结婚到产子,再到三人一起经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高低跌荡,从三人在一起,到处流离蛰居为家,到三人走散了,“家只不过是客栈”。“老人的眼睛是枯乾的,眼泪都在心上流”——这句话,我想我会记得很久。
全书字数不多,那天从台湾回到澳门的航班两小时多一点,刚好读完。飞机抵达,打开手机,连上网络一刻,排山倒海的各种讯息涌进屏幕,被庸碌的现实击倒瞬间还是会想,好吧,至少这些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活着。虽然澳门的天气很糟糕,机场外面的路况也不怎么样,但好吧,至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