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意·大变迁
2023-03-05 2214 张晓欢 澳门日报
本书原名的为《Kids'Stuff:Toys and the Changing World of American Childhood》,译者郭圣莉将题目开头的“Kids'Stuff”翻译为更形象俏皮的“小玩意”,足见其巧思。作者克罗斯(Gary Cross)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消费问题、童年生活及休闲问题,是一名专业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化历史的历史学家。
仔细观察原书的标题,我们可以很轻鬆地从中提取出四个关键词:“Kids'
Stuff”(儿童玩具)、“American”(美国人)、“Childhood”(童年生活)、“Changing”(变迁)。换言之,本书以“儿童玩具”这种常被忽视的产品为突破点,试图釐清美国儿童玩具的变化历程以及美国人童年生活的变迁史。
在行文之初,作者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本书的研究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合理解释消费的社会意义”,其二是“更好地理解二十世纪家长的育儿观念及儿童的童年生活”。由此可见,本书并不是单纯指向“童年生活”这一议题,而是“童年生活”与“消费问题”的交互性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的研究目的,作者着眼于“关于玩具的冲突性态度”,在对这些态度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解释这些冲突的背景、根源以及变化过程。
为了更精确地对本书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作者在前言中便对“玩具”这一事物和概念进行了定义。克罗斯指出,“玩具”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建构起一座“沟通的桥樑”。它们虽是死物,但却能在“向年轻一辈传递上一代人的价值观与期望”的同时,向父母等上一代人“诉说年轻一代所寻求的认可和自由”。在这条给予——接受——反馈的链条中,儿童玩具常常是以礼物的形式出现的。马塞尔 · 莫斯曾在《礼物》一书中认为,向某人赠送某物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展现某种自我,“一旦接受了某人的某物,就是接受了他的精神本质,接受了他的一部分灵魂”。“儿童玩具”这一礼物创建了核心家庭内部的情感纽带,也与外部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紧密联繫着。
与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样,“玩具”也历经变迁。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将玩具的来源及背景分为三个时期来看待。第一个时期是古代,古代的儿童玩具伴随着浓厚的玄学色彩和崇拜意味。它们有的是随葬品,换言之,是那些陪伴逝者进入死后生活的玩意,有的是塑像,象徵着无所不能的神灵或无处不在的权力。第二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近现代,这一时期的儿童玩具源自成年人的娱乐设备。它们的出现既为了满足儿童的玩乐天性,但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成人的世界与生活。在为儿童提供玩乐的过程中,这些玩具直截了当地分出性别角色,向儿童传授生活的基本技能,试图把他们尽快训练成能满足性别分工的合格的成年人。第三个时期是当下的现代,现代玩具是新型玩具业与一种全新育儿理念交织作用而成的独特产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现代玩具商生产了源源不断的玩具和衍生品。新出现的父母对儿童游戏、玩耍的认可也促使新型玩具业取得巨大成功。这一时期的儿童玩具不再受到成人世界的束缚,而是更多地转向虚拟世界。它们或模仿电视电影活动,或进入充斥着想像力的秘密之地,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自在想像的机会。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