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烤串

2022-06-05 1795 梁昕 澳门日报

 吃虫子的传统不只广东独有,云南、菲律宾、泰国、柬埔寨、非洲多国都有不少昆虫菜式,如泰北的红蚂蚁卵煎蛋,香浓冶味,十分下饭。

 当地人视昆虫为本土珍味和营养补充品,游客把牠们当作异国冒险的胆量游戏。北京夜巿以贩卖各种奇特小吃闻名,哗众取宠的昆虫烤串上镜率极高。

 利亚上高中的时候,曾随同管乐队赴京演出,乐手们排练完毕,转去王府井小吃街和东华门夜巿游览,在昆虫烤串摊前大惊小怪半天。壮硕的中音号手津津有味吃下两串炸蝎子,吹嘘“以形补形”,明天演出必定手指灵活浑身是劲,结果呢?那哥们虚不受补,半夜食物中毒被送到医院去了。

 饮食是饱腹充饥的日常,但最初不外乎华丽的冒险。人类在饮食上的大无畏基因,让味觉压倒视觉,好奇心压倒恐惧感,创意压倒成见。故此,滷大肠、鹅肝等动物内脏,得以从屠宰场废料变成餐馆美食;蚕虫和禾虫,从郊野田地被捧上庶民餐桌。

 鲁迅在《今春的两重感想》就说过:“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鲁迅用食物借题发挥,讽刺人们避重就轻,只谈自身或不着边际的远方,对眼前切身的社会问题却不敢触碰、视若无睹。但鲁迅的话也不是全对的,柬埔寨人就有办法把蜘蛛弄得香脆好吃——社会责任让人望而生畏,吃的慾望却使人无惧无畏。

 人类食用昆虫,似乎不纯粹为了味蕾的享受。上一代大啖虫子,多为进补;今人吃爬虫,旨在逞强;未来之世,昆虫可能是主食。

 (吃虫 · 上)

 卡 比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chang/861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